阅读记录

第六六四 找茬(3)[2/2页]

从大学教师开始 大熊不是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树就是扶桑非常知名的生物学家,但他并不是就职于武田公司的制药专家,而是供职于某科研院所的职业科研人。
      在此之前,稻田芳树对沈光林跨专业从事生物研究是非常不屑的,不就是做些重复实验么,有什么好显摆的。
      无论抗虫棉还是转基因乙肝疫苗,都不是什么开创性才工作,也就是克隆牛还有些不错的想法,就是因为沈光林的名气大,人们才把他的发布会当个大事进行宣传的吧。
      出来之前,扶桑媒体已经在大肆猜测了:沈桑会有什么新发现?
      但是,稻田芳树却觉得,沈光林有点哗众取宠了,这样下去,这个人迟早江郎才尽。
      其实,这次如果不是武田公司的特别邀请,他肯定是不会来的,不值得。
      然而,他来了,他震撼了。
      实在没有想到,沈光林能够在生物和制药领域有这么大的突破呢。
      好可惜!
      稻田芳树隐隐的觉得,如果不是沈光林的捷足先登,自己也是能够在这个领域产生一些想法的。
      尤其,在自己的实验室配置了cr之后,他也很想在基因层面做些事情了。
      但是,他晚了。
      领到关于基因靶向制药研发过程的小册子之后,他非常难受,手里捧着这本书,他就像捧着圣经一样,无比仔细的阅读着它,理解着它,计算着它,算计着他。
      真的恨不得,这个发现如果是他提出的,这该多好啊。
      起初,小姜在舞台上贸然提出靶向治疗疾病的理念,他一惊,一喜,然后第一时间想的就是自己去尝试和研究。
      可是,听到沈光林实验室已经研发出了药品,他的下一步反应就是质疑了。
      如果我推翻了你的理论,那我就可以提出全新的理论了呀。
      可是,人家已经把成品都做出来了,你还能怎么办?
      这是一个已经完成的项目了,简直太可恶了吧。
      什么都没给自己留下。
      其实,作为生物和制药专家,稻田已经发现了,这本手册里面并不是没有瑕疵存在。
      比如,在册子的记载中,在动物实验之后,可以用于临床研究的化合物数量太少了,只有一种,一条路走到黑啊。
      这根本就不符合制药研发的一般规律。
      世界上用最少的化合物成功研制药品的案例也是5种呀,沈光林只用了一种,可能吗?
      这果然是一个大的漏洞!
      他沈某人有作假的嫌疑。
      终于,等到小姜和小马说了最后一句话:“我们已经把关于白血病的治疗过程和研发过程写成了论文,也已经投往科学和柳叶刀了,相信大家不久就会看到的。”
      台下一片掌声,小姜刚要进行下一个环节呢,稻田芳树直接站了起来。
      虽然这样有些不礼貌,但他已经顾不得了。
      “我觉得你们在作假!你们制造出来的药是假的!”
      周围人一片哗然。
      尤其认识稻田的人,感觉更是惊诧,人家有没有作假,你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出来的?
      稻田芳树很骄傲的站起来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道:“我看到,你们在制药过程中,只做出了一种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如何能够保证它的有效性,是不是隐瞒了副作用?”
      这个话题就不能让小姜回答了,甚至不能让小马来回答,因为,回答不好,是要遭受质疑的。
      沈光林自己走上讲台,“我来回答吧,虽然我知道你在哗众取宠博取眼球倚老卖老,但我并不生气。
      我们在试验的过程中不是只研究了一种化合物的,我们新药品的编号是1605,意思是什么你可以去猜测一下。”
      那为什么这个记录里面只有一种化合物呢?
      “之所以只记录一种化合物,是因为这一种化合物恰好有用。”

第六六四 找茬(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