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五九章 天才[1/2页]

从大学教师开始 大熊不是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轰动了!
      真的轰动了!
      央视的这则报道立刻轰动了全世界!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家纷纷打来电话或者电报,询问的全都是关于克隆牛的事情。
      电视上说的这是真的吗?
      只是取用一头牛的体细胞,然后就培育出来一头全新的牛出来,还取了一个恶俗的名字叫做翠花。
      翠花这个颇具华夏特色的名字一下子就吸引的全世界的目光。
      电视上,那头正在无忧无虑吃奶的小牛竟然是别人的孩子,简直太神奇了。
      华夏媒体一再证实:这件事当然是真的!
      因为,经过沈光林的解释,就连电视台的普通人都理解了,他们也不觉得技术先进,只觉得思路很清奇。
      只是,论文还没发表呢,电视媒体也不好把原理公布的太快,他们也想让事件发酵一会儿。
      终于,实验室的论文写好了。
      沈光林是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窦伟是并列第一作者。
      沈光林可不傻,他不准备再让出第一作者了,自己不能白出力啊。
      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可是相爱相杀的一对冤家。
      第一作者通常主导大部分的实验工作,是一项科研的核心人物,当然特别重要。
      在一般的情况下,引用一篇论文时,提到的就是第一作者的名字,这是学术发现的归属者。
      因此,沈光林后来就学精了,凡是重要的论文,他都是要并列第一作者的。
      你要是不同意,就请你滚蛋。
      沈光林虽然很好说话,但是他自己筹钱开办实验室也不是来做善事的,真的让出了第一作者,自己就亏大了。
      通讯作者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在沈光林这里也没有那么重要。
      通讯作者通常是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在投稿、同行评审和整个发表流程中负责和期刊沟通。
      重要当然也是很重要的,而且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
      通讯作者虽然能够得到实惠,但是他沈某人不需要这种实惠啊,他需要的是名誉。
      他沈光林虽然已经得到过很多名誉了,但还是不嫌多,他可以得到更多呢,简直多多益善。
      而且,关于克隆牛这项技术,沈光林独占第一作者也是可以的。
      因为,整个克隆的思路都是他沈某人提出来的,窦伟只是执行者而已,这样窦伟还能并列第一作者,不冤了。
      其实,在顶尖的科学家那里,克隆技术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甚至,操作的难度一点都不大,甚至很多普通的科研工作者都能实现这一操目标。
      无非就是成功率而已。
      沈光林实验室的成功率也并不高,为了一个翠花,流产了200头牛。
      但是,能够想到这个方法的人才是最厉害的。
      沈光林就是这个时代最厉害的那个人。
      大家纷纷过来问:你们是怎么实现的克隆牛的?我们怎么就不信呢。
      甚至,有更恶毒的揣测者,他们质疑的角度也很是清奇:你们怕不是拿胚胎分割之后初代体细胞当传统意义上的体细胞用了吧,这可不是克隆。
      毕竟,华夏的生物技术并不先进。
      虽然沈光林是知名的物理学家,在化学方面也有些建树,但是生物工程和这些距离还是挺远的,沈总不能是全能的吧。
      沈就是全能的!
      你们嫉妒是没有用的,你们没有研究出来那是你们笨!
      很多力挺沈光林的人第一时间做出了反驳,他们坚信,沈教授就是无所不能的。
      现在,沈光林的崇拜者已经遍布全世界了。
      现在已经快到元旦了,西方的假期是从圣诞一直到元旦的。
      大家忙了一整年,也是时

第四五九章 天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