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九六 考察[1/2页]

从大学教师开始 大熊不是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尔夫是一项好运动。
      这个年代的刘栾雄还没发达,他还只是那个风扇刘,他的高尔夫打的也并不好。
      或许,他的心思就没在打球上。
      不过,作为老朋友,沈光林这次过来还是为大刘带了礼物的,是一盒古巴雪茄hiba。
      高斯巴这种雪茄最是名贵,它1966年诞生于哈瓦那,是切·格瓦拉最喜欢的品种,现在只是作为政府的礼物送给各国总统和外交使节的,大刘可没有机会获得。
      “只闻其名,未见其面,沈生有心了,谢谢你。”大刘小心的把雪茄收起来,这礼物可珍贵,将来友人聚会的时候可以好好的装一波。
      窃·格瓦拉是个名人,也有句名言,沈光林一直记得:“生意又不会做,就是偷这种东西,才能维持的了生活的样子。”
      一边打高尔夫,沈光林一边跟大刘谈起了生意,这也是他来香江的目的,他想开一个电器工厂了。
      “真的假的?”大刘原本就是叶计欢的老板,因此他对沈光林和苏有朋的生意也有所了解,现在他们的工厂竟然已经有3000多人了,跟自己的风扇厂差不多了,这才一年时间而已,好厉害!
      “沈生,你老实告诉我,这一年你们赚了多少钱?”
      大刘是眼看着他们起来的,最初的设备都是大刘卖给他们的,现在他们的制衣工厂已经大的有点不可思议了。
      “不多不多,刚完成了一个小目标,也就一个亿而已。”
      其实是沈光林在吹牛,他们盘点过了,加上倒卖窜货的收益,加起来能够动用的现金也就八千万,说一个大数是为了好听。
      “丢!”大刘果然震撼了。
      大刘的风扇厂虽然生意很好,他们生产的古典风扇在花旗国也特别畅销,但是他们赚的钱还真的没有沈光林多。
      “你为什么能赚那么多钱?为什么我开服装厂的时候就赚不到什么钱?”
      “还用问为什么,你工人的工资一个月有多少钱?”沈光林反问道。
      “大约1000港币吧,收入太低也不行,别人也要养家户口的。”这样说他还是一个良心资本家。
      “那你知道我的工厂一个人的开支有多少钱吗?”
      “多少?”
      “不到200。”
      “你也做过衣服的,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计算,我的原材料是从西域拉来的,比阿三的品质好,价格还优惠,人工费一个月也只要一百多不到两百块,我有三千多个工人,你觉得我一个月该有多少钱?”
      大刘沉默了,“我就不该把服装厂卖给你,我应该也到大陆去开厂的。”
      “现在去也来得及。”
      大刘不是一个草率的人,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毕竟,工厂不是他一个人的,他还有个合伙人。
      “沈生你这次过来是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电器厂?难道也是想生产风扇?”刘栾雄还是蛮担心他的,因为沈光林也有留学背景,熟知花旗国文化,他做进出口生意,优势更加明显。
      “不!我不生产风扇,我想生产冰箱和收录机。”
      “那就好,不过打算卖到哪里呢?扶桑,花旗?”
      “就卖内地。”
      “你这么看好内地的市场?”
      “当然,现在可是有10亿人,折算下来就是有23亿个家庭,这是多大的市场?”
      “他们没有购买力。”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两个人没有

第一九六 考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