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八八章 隐退[1/2页]

从大学教师开始 大熊不是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春秋《易经》有言: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成害。
      保密工作是一件很艰难但是又不得不做的工作。
      比如,花旗国的曼哈顿工程就是一项庞大的保密工程。
      早在1941年的12月6日,花旗国正式制定了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
      罗斯福赋予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
      1945年7月,花旗国成功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同年8月,广岛和长崎都享受到了胜利的果实,感受到了充满了香甜气味的空气。
      正当花旗国人为自己独享原子弹技术而沾沾自喜时,c人却偷偷地笑了。
      因为,有一位叫做乔治?科瓦尔的特工,他参与了研制原子弹的整个过程,并将大量有关原子弹的情报发回苏联。
      四年后,苏联人也试爆了自己的第一枚原子弹,从而打破了花旗国的核垄断。
      其实,我国研究的原子弹,也是在c人留下资料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追本溯源,源头其实是一家。
      国内曾经也一度非常重视保密工作,特殊时期除外。
      运动刚开始时,出现了一波泄密潮,沈隆先大约就是那个时候去世的。
      但是,现在这都什么时代了,怎么还会有串联和举报这种事发生,而且理由还是十分荒唐的出卖国家机密。
      沈光林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出卖了什么机密。
      他压根都没有参与过什么机密的呀,即使是有,也只是正常的科研任务而已。
      要说完全没有也不准确,因为他参与研究过老李那里的新式兵器,比如一次性火箭筒,比如40火。
      而且,隔热的纳米涂层也算机密吧。
      验收小组的人肯定知道制备方法。
      估计,沈光林把加工纳米材料的方法公布出去,从某种程度上确实也可以认为是泄密。
      只是,沈光林他自己知道,他并没有把涂层的配方泄露出去。
      方法不重要,配方才重要。
      但是,人家要整你,才不会管你干了什么呢。
      岳飞当年是怎么死的?
      果然,无空穴不来风。
      学校的最大领导亲自找沈光林谈话了,并没有给他申辩的机会。
      谁跟你当面对质,对面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大家也怕的,害怕万一整不倒你,翻身了怎么办?
      集体决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应该针对个人,大家都是为了组织。
      “沈老师,学校给你放个假,你自己也多休息一下,最近这段时间尽量少在学校出现,因为风向有点不对。”
      校领导说的很委婉,但是看语气就是要处理他呀。
      “我被开除了吗,以后是不是就要离开京城大学了?”沈光林有这个思想准备,没有被抓起来,说明事态还没有坏到那个地步。
      “不至于,完全不至于。小沈,你是咱们学校的优秀教师,永远都是,京城大学是不会抛弃你的,这次只是战略性撤退,毕竟,有时候胳膊撇不过大腿。”
第一八八章 隐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