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46.梧桐岭之战(六)[2/2页]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贰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
      前排的元军骑兵接连惨叫着倒地。
      宋军后阵,俨然有足足一千五的火铳兵。
      而这也就罢了,在一轮枪响过后,四百霹雳车也被推到军前。
      “放!”
      在偏将的大喝声中,四百支绑着霹雳炮的弩箭向着元军骑兵大阵呼啸而去。
      一团团泥土连带着草屑被炸飞。
      元军北军冲阵中人仰马翻,不计其数的士卒、战马被炸得支离破碎,血肉模糊。
      场面无比血腥残酷。
      孔元在山坡上看着这幕,持着长剑的右手不禁微微颤抖。
      他知道,这场战争他们已经没有丝毫胜利的希望了。
      北军四千,根本不可能攻破宋军严阵以待的大阵,完全是在送羊入虎口。
      宋军的那些弩车,还有他们的火铳,威力太大太大了。没有上万骑兵,根本没法冲破他们的阵形。
      但孔元,却也没有再召回北营大军的打算。
      骑兵冲势已成,即便这时退却,也不可能再留下多少人。
      他眼神中又露出些悲愤之色,将剑横在颈前,道:“诸位弟兄,本将军先去也。”
      有时候,对于常胜将军来说,大败便也意味着死亡。
      可以说他们这是爱惜翎羽,也可以说他们是太重面子。但,这却是实情。
      不是每个顺风顺水的人都能够经得住波折,孔元一路大败元军,他实在难以接受这样的大败。
      剑过长颈。
      这日,元先锋大将军孔元自刎于梧桐岭上。
      “将军!”
      数十亲卫跪地痛哭。
      其后,他们,还有那些留在坡上的传令兵等士卒也无人选择苟活,尽皆追随孔元而去。
      战争说不得谁对谁错,都是手上沾血的人,但毋庸置疑,孔元是条汉子,也是个好将军。
      他麾下的亲卫,也是汉子。
      他们更是真正的军人。
      不到两刻钟,元军的北营四千大军也在战场上消弭了,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
      峰后山、西雏山下的厮杀声也已彻底停歇。
      两万元军,除去那些绿林营供奉以外,幸存者寥寥。
      在梧桐岭山坡,还有周围原野上,到处都是元军横七竖八的尸首。
      还有战旗和尸体在燃烧。
      苏泉荡带着赵大、刘再远等人踏上梧桐岭,到接近梧桐岭顶端处的山坡上。
      这里没有元军的帐篷。
      荒草地上,是孔元等近百元军的尸首。个个都是以长剑自刎。
      苏泉荡放眼扫过地上的这些尸体,孔元浑身嵌金丝墨甲,带红披风,插翅云盔,一眼便可以辨认出来他的身份。这样的甲胄,只有元军中万夫长以上级别的统帅才有。
      苏泉荡沉默,身为将军的他,能够意会到孔元为什么会自刎于此。
      刘再远等人亦是沉默。
      好半晌,苏泉荡才叹道:“孔元是条汉子,来人,将这些尸首尽皆收拢,妥善葬于梧桐岭上。”
      天色已是很明亮了。
      梧桐岭各处,都是宋军在收拢元军士卒和宋军士卒的遗体,还有的则是押解着元军降卒。
      苏泉荡召来军中工匠,就地取材,在士卒们将孔元和那些亲卫们的尸体藏下后,亲自为孔元立碑。
      “元征宋前锋大将孔彦亨之墓。”
      彦亨,是孔元的字。
      其后,苏泉荡又让飞龙士卒为孔元鸣炮十响,这才将元军尸首和宋军尸首尽皆焚烧,返回岑溪。
      这个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梧桐岭之战,无疑是宋军大胜。
      经过统计,元军伏首一万六千有余,俘虏一千四,仅剩两千多士卒逃窜离开,不知去了哪里。
      而苏泉荡的天罡军,仅仅只是折损一千五百人不到而已。
      凯旋的宋军士卒们满载着战利品回城,多数人都是满脸振奋,喜形于色。
      他们以前还是义军、厢军时,可从未取得过这样的大胜。
      而掷弹筒、霹雳车、神龙铳的威力,也让他们看到抗元复宋的希望。
      元军铁骑,不再无敌。
      梧桐岭上,仅余被焚毁的帐篷、战旗,还有无数的坑洞。
      夕阳,缓缓落下山头。
      梧桐岭重归平静,但夜风中,却好似有无数英魂还在呐喊。

246.梧桐岭之战(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