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章 长安有雪,写下光明[1/2页]

千秋一叶叶千秋 小白红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院里,卫光明和颜瑟再次朝着叶千秋同时施了一礼。
      颜瑟道:“还真是有些舍不得这样的时光啊。”
      卫光明看了看还没有开启的院门,扭头和叶千秋说道:“能让我们呆到天亮再出去吗?”
      颜瑟道:“我就知道你也舍不得。”
      “一旦走出这个门,我们便不能这般和气了。”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叹,道:“早一点,和晚一点,有区别吗?”
      卫光明道:“在这尘世里,总是有些让人留恋的人和事。”
      “更何况,我觉得上路应该在光明之下上路,而非是在这黑夜之中。”
      “我来时,便是光明之下,去时,也应该是如此。”
      叶千秋摆摆手,道:“罢了,随你们吧,等小黑回来,让他把院门关好便是。”
      “明天一早,别让我再看到你们。”
      说完,叶千秋便径直回屋去了。
      卫光明朝着颜瑟微微一笑,道:“还好,他不是个不近人情的人。”
      ……
      皇城深处的御书房内,大唐帝国皇帝陛下李仲易看着身前的棋盘有些恼火。
      “听说他们还在下棋?”
      “除了下棋,应该还在叙旧。”
      “黄杨,朕还得拖着你陪我把这盘棋下完。”
      “陛下,棋总有下完的时候。”
      “今夜无法安睡,总得想些法子把这些时间熬乏过去。”
      黄杨僧人苦涩一笑,应道:“陛下,到了光明神座和颜瑟大师这等境界,已经要算是世外之人,无论我等在世间如何警惕应对,和那边着实没有太大关系。”
      “更何况,他们走进了一个神秘不可知的院子。”
      大唐皇帝李仲易抬手揉了揉眉心。
      “可以确定是那个让朱雀陷入沉睡的强者吗?”
      黄杨僧人微微颔首,道:“八九不离十。”
      “除了这样一位神秘不可知的强者,应该没人可以把光明大神官藏匿如此之久。”
      皇帝有些头疼,他想了想,道:“真的就一点其他消息都没有?”
      黄杨僧人摇了摇头,道:“陛下,能传回下棋的消息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皇帝微微一叹,道:“神秘不可知。”
      “若是光明故,这位神秘不可知会对长安不利吗?”
      黄杨僧人道:“这个谁也无法预测。”
      “或许,对方根本没有恶意。”
      “毕竟,这位神秘不可知第一次出现是在书院后山。”
      “那时候,夫子还没有离去。”
      “如果对方对长安有威胁,夫子不会如期去国。”
      皇帝闻言,微微颔首,道:“说的有些道理。”
      “希望如此吧。”
      今夜长安城气氛紧张压抑,皇宫是守卫最森严的地方,依规矩既然国师李青山不在,黄杨僧人身为御弟便会寸步不离陛下左右。
      皇帝陛下伸手将身前的棋子拂乱,走出御书房站在残雪花树之前,静静看着黑夜下的长安城,忽然开口说道:“你相信冥界入侵的传说吗?”
      黄杨僧人合什沉默片刻,摇了摇头。
      一阵夜风拂过,皇帝陛下咳了起来,咳嗽声越来越大,最后竟是咳的弯下了腰,他挥手驱走那些闻声而来的太监宫女,从袖中取出手绢轻轻擦拭了一下唇角,看着深沉的夜色,说道:“朕只希望如果冥界不是传说,要来便早些来。”
      黄杨僧人听出陛下这句话里隐着的不祥意味,联想到先前的咳嗽声,眉头微微蹙起,看着皇帝的背影忧虑说道:“陛下身体虚寒之症发作,还是回屋吧。”
      皇帝缓缓摇头说道:“夫子曾经说过,我体内的虚寒症并不严重,只要能压制住那便无法跳出来造反,若我不能压制,那便是我的命。”
      ……
      老笔斋斜对面的巷子口。
      有两道身影看着卓尔将桑桑送回了老笔斋。
      然后再看着卓尔返回了隔壁巷子的小院,关上了门。
      这两道身影很有特色。
      一个是年轻的胖子,一个是头顶高冠的年轻男子。
      年轻男子看着被卓尔关上的院门,神情冷漠而平静,眼眸里却隐隐然雀跃着兴奋的火焰。
      这时,年轻男子一脸严肃的说道:“到底都是些老人家,做起事情来总是这么拖泥带水,一点都不干脆,既然都坚持自己是对的,那最终还是要靠拳头讲道理,哪里用得着叙这么长时间的旧?如此粘乎,实在当不上君子二字。”
      年轻的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不敢有意见。
      这时,只见那年轻男子轻轻掀起长衫前襟,然后扶了扶头上的古冠,说道:“总是不打,难道还要我等上一夜?”
      说着,就要往那条巷子里走。
      年轻胖子见状,急忙伸手抓住年轻男子的袖子,满脸诚恳的乞求说道:“二师兄,您可千万别进去。”
      被唤作二师兄的年轻人看了眼被抓皱的袖角,面无表情问道:“那二人能进,我为何不能进?”
      年轻胖子一脸苦哈哈的说道:“慢又不是错,大师兄也挺慢的,咱们还不是要等。”
      二师兄一脸不悦的说道:“师兄哪里能和别人等同观之。”
      年轻胖子一咬牙,在二师兄的耳边说了一句话。
      “夫子临行前说过,城里来了个极厉害的人,这个人是客人,不能怠慢。”
      “这间小院,好像就是这个人的院子。”
      二师兄一听,安静下来。
      ……
      从暮时至午夜,临四十七巷外来了很多人。
      一身肃然铁血的怀化大将军代表帝国军方来了。
      一身铁骨铮铮意的御史大夫代表朝廷文臣来了。
      脸色略显苍白憔悴的国师李青山也来了。
      大唐帝国诸方势力的代表人物齐聚于此,只是为了一个人。
      光明大神官,卫光明。
      当年卫光明在长安城和燕境里掀起了血雨腥风。
      十余年来,帝国一直没有深究那件事情,因为那件事情牵涉太深影响太过宽远,关系到帝国的亲王殿下和夏侯大将军。
      更关系到西陵神殿和更神秘的源头。
      然而当年谋划此事的光明神座,今日已经叛离神殿,亲自来到长安城,大唐帝国的君臣哪里会容得他再次安然离去?
      帝国的这些大人物带着各自下属,面无表情坐在巷口巷尾的大伞之下,因为不知道那小院里面的局势如何,所以没有人走过去。
      ……
      桑桑并不知道在巷子外有如此多的大人物出现。
      事实上,在她刚刚回来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人。
      她只是闭着眼睛睡觉或者想要睡觉,想着入睡后自己便不会难过。
      如果少爷知道谋害他全家的元凶就在叶夫子的院子里,还跟着自己生活了一段时间。
      他一定会难过的吧。
      桑桑在半梦半醒间这样想着,然后,进入了梦乡。
      ……
      叶千秋坐在自己的屋子里,静心打坐。
      也不再去理会院子里的卫光明和颜瑟。
      这两个老头,真的有点墨迹。
      一夜沉默无语,油灯渐熄,门外晨光渐盛。
      晨光来临,长安城缓缓从睡梦中苏醒。
      临四十八巷的小院院门被推开。
      在巷口等待的那些大人物们顿时警醒。
      今年较往年更寒冷,却已经好些天没有落过雪。
      就在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的时候,天空落下雪来。
      巷口处一辆黑色的马车自风雪中缓缓驶来,全金属打造的沉重车身,碾压的巷间青石板微微颤动,轮间发出类似雷鸣般的低轰。
      颜瑟大师和光明大神官走到巷口,卫光明看了颜瑟大师一眼,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然后径直朝着另一条巷子的老笔斋行去。
      颜瑟大师先坐进了马车。
      过了一会儿。
      卫光明带着桑桑走出了老笔斋。
      桑桑抱着两口小瓮,她单薄的身子,即便只是抱着两口小瓮,也显得有些沉重吃力。
      卫光明把她扶上了马车。
      然后,卫光明又上了马车。
      片刻后。
      黑色马车在风雪中向城门处驶去。
      巷子另一边的大将军、御史大夫们都没有动作,神情凝重看着黑色马车离开。
      头顶高冠的二师兄带着年轻的胖子循着黑色马车的轨迹向城门处走去。
      不多时,大将军命令隐藏在长安城

第14章 长安有雪,写下光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