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章 离秦而去,邯郸孟秋[2/2页]

千秋一叶叶千秋 小白红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蔡泽微微颔首,道:“昔年,这孟秋会可是赵国邯郸一年一度最大的盛会大典。”
      “旨在为赵国选拔良才。”
      “当年,六国合纵败秦,信陵君魏无忌久居邯郸,就曾经数次亲自操办这孟秋会,彼时,邯郸士风居天下之首。”
      “有信陵君的操办,更是让这孟秋会,一时风光无二,为赵国引来了不少人才士子。”
      “最出名的还要数当年荀子到邯郸,参加孟秋会的那一次。”
      “当年那次孟秋会,荀子正当盛年,为天下大家,领袖士林,点题论战人性之善恶。”
      “着实是精彩绝伦。”
      “只可惜,自从信陵君魏无忌离开赵国,返回魏国之后。”
      “其后数年,孟秋会是越来越走下坡路。”
      “再加上,这几年赵国朝堂选用人才之事,由郭开这等奸臣掌控,凡欲进赵国朝堂为官者,都先要给郭开送上厚礼才行。”
      “这孟秋会俨然已经成了郭开的收礼大会,早已经是有名而无实了。”
      叶千秋闻言,不禁微微颔首。
      他看着前方的那些士子,然后心头一动,和一旁的蔡泽笑道:“纲成君,你我初到邯郸,就碰到了如此盛事,若是不去看看,岂不是白白来了这一趟邯郸?”
      蔡泽闻言,不禁朝着叶千秋笑道:“那我便随先生一起去瞧瞧。”
      叶千秋点了点头,和蔡泽一起尾随在那一群士子的后边,朝着前方行去。
      二人一边走,蔡泽还一边说着这孟秋会的由来。
      在战国这大争之世,士人领天下之潮流。
      邦国择士,士择邦国。
      天下间的有的投身学宫以立身修学,有的隐居山林收徒教人,有的游历天下以传布信仰。
      还有的专艺业而躬行实践,恒专恒信,矢志不移,代代传承,遂成大家。
      如工师之技,如农家之艺,如医药之道,如格物之辩,如堪舆之术,如音律器乐,如私学育才,皆在此种种之间。
      诸子百家也由此而发扬光大。
      到了如今之天下,天下之间,早有共识。
      一个国家能否强盛,根本便在于君王能否聚士召贤。
      当今赵王,虽然算不得什么明君,但依旧想要强赵,所以,这聚士召贤之事,也是一点都没放下。
      中原士林之盛,原本以魏国大梁、齐国临淄为先。
      李悝、乐羊、吴起、白圭、商鞅、孙膑、张仪、范雎,这些赫赫名士大多都是魏人,即便不是魏人,也是先入魏国成名而后出走。
      齐国临淄的稷下学宫,汇聚了除墨家之外的天下几乎所有的学派。
      昔年,儒家孟子、法家慎到、儒法兼具的荀子、阴阳家的邹衍、纵横家的鲁仲连、名家淳于髡、黄老学派的田骈、伊文,杂家的田巴、接子等人皆在其中。
      可惜魏齐两家好景不长,自魏惠王后期之后,魏国大梁便失去了中原文化中心的地位。
      而齐国在齐宣王之后,齐国经六年抗燕大战而全面衰落,稷下学宫士子纷纷流失。
      眼下,虽然荀子虽然还是稷下学宫大祭酒,但诸子故去,士子流失之后,稷下学宫的风光早已经不在了。
      如今之天下,有点见识的士子都奔着秦国去了。
      吕不韦在秦主政多年,更是为秦国网罗了一大批东方六国的士子人才。
      眼下,赵国这孟秋会,也不知道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叶千秋只是想来凑凑热闹而已。
      叶千秋和蔡泽紧跟着那一大批士子,来到了孟秋园之中。
      听蔡泽说,这孟秋园在从前叫做信陵园。
      当年,信陵君救赵败秦,功劳声望在山东六国之间可谓是一时无两。
      信陵君在邯郸久居,赵孝成王便将邯郸最大的一片王宫园林拨给了信陵君做府邸,叫做“信陵园”。
      信陵君离开赵国之后,这“信陵园”依旧还是信陵君的府邸。
      直到几年前,信陵君身亡,这“信陵园”便被赵国新任权臣郭开给接管了,郭开直接将这“信陵园”给改名为了孟秋园。
      孟秋会,是以大聚会大论战的形式,切磋探究天下大势,一年一个主旨议题,各家各派畅所欲言,个中翘楚可一举成为天下名士,周游列国便是身价百倍。
      如此功效,非但士子们人人视为一举成名之盛典,便是各个邦国也是深为关注,纷纷派出秘密特使或各种形式的斥候到会踏勘,以求有用之才。
      这也是为什么,蔡泽对这孟秋会十分清楚的原因。
      当年,他在秦为相,可是没少派密探来这孟秋会。
      后来,吕不韦出任了秦相,亦是每年都会派人到邯郸来探查一番。
      叶千秋和蔡泽进入孟秋园时,并未受到阻拦。
      如此盛典,寻常百姓不会到此凑热闹。
      只有想要博取声名的士子才会前来。
      叶千秋和蔡泽,一个老迈而有风骨,一个年轻而有气质,这一老一少的组合,放在很多人的眼中,自然也是为了求名而来。
      当然,叶千秋和蔡泽并不想引起旁人的注意。
      他们进了园中之后,便顺着那些士人的人流,朝着园中继续行去。
      直到来到了一片胡杨林前。
      前方,有一座平台立起。
      四周,放置着一排又一排的桌席。
      胡杨林的旁边还有一个大的水池。
      此时,天中明月高悬,林间风灯高挑。
      晚风徐徐,蛙鸣声声。
      一众士子,随意坐在桌席前,三五成头接耳,相谈甚欢。
      叶千秋和蔡泽也寻了一桌坐了下来。
      不多时,这可容纳数百人的桌席前,基本上都坐满了人。
      有年轻的,有年老的,也有正值壮年的。
      年龄最小的不过七八岁,年龄大点的,就在六七十往上。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在二十岁到四十岁这个区间。
      桌席上,早就摆放好了菜肴酒食。
      有不少人早已经大快朵颐,吃了个管够。
      当然,也有一些人很矜持,在和一旁的士子朋友,相互攀谈。
      叶千秋和蔡泽坐在一旁,看着这周围,不禁觉得这气氛颇为古怪。
      就在这时,只听得前方有人突然高喝一声,道:“相邦到!”
      随着那一声高喝落下。
      只见不远处的胡杨林小道之中,有一个头发半白的华服男子,一脸威严的带着几个身着赵国官服的官吏朝着前方的主位上走了过去。
      不多时,只见那华服男子和一众随行官员坐在桌前。
      四周不少士子起身,朝着那华服男子拱手行礼道:“见过赵相。”
      叶千秋朝着那华服男子望去。
      蔡泽在一旁小声说道:“此人便是赵相郭开。”
      叶千秋微微颔首,没有多言。
      这时,只见郭开站起身来,抬抬手,往下一压,示意众人坐下,只见他脸上浮现出三分笑意,朝着众人朗声笑道:“今夜,诸位士子前来孟秋园,参加这一年一度的孟秋会。”
      “本相很是欢喜。”
      “诸位皆是天下良才,能否为赵国所用。”
      “还要看诸位的本事。”
      “不过,如此良辰美景。”
      “岂能无歌舞助兴。”
      “本相敬诸位一杯,请大家观赏一番妃雪阁赵大家的舞技。”
      “待赵大家舞完之后,咱们再宣布论题,论战如何?”
      四周众人闻言,纷纷出声道:“赵相所言极是!”
      “听闻妃雪阁赵大家的舞技独傲群芳,乃是赵国一绝。”
      “我等今日能得见赵大家之风采。”
      “着实是不枉此遭了。”
      郭开闻言,脸上笑意更甚,只见他举起酒爵来,朝着众人一举,然后朗声道:“这杯酒本相敬诸位,还请诸位满饮此爵!”
      说罢。
      只见郭开将酒爵之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场中士子,少说也在五百人以上。
      混吃混喝的实在不在少数。
      叶千秋和蔡泽落座的地方十分靠后。
      其余人起身,将他们二人挡了个严严实实。
      就在这时,只见前方的平台之上。
      一道曼妙的身形从夜空之中缓缓飞落下来。
      与这道曼妙身形同时而至的,还有那不知从何响起的琴曲之音。
      就在这道曼妙身形出现的时候,四周的士子身形也都已经纷纷落座下来。
      叶千秋的目光在那平台上一扫。
      只见一个身着红色开襟绸裙的女子出现在了台上。
      女子身上的红色长裙飘飘,一头乌黑长发上还戴着水晶头饰,精致的面容之上,略有红晕。
      女子身材曼妙,在台上身形转动,舞步轻盈,动作旋转跳跃。
      辗转数个脚步落下,其舞动之身姿,早已经令台下的众人流连忘返,不知身在何处。
      就在这时,只听得那琴曲之音陡然一变。
      夜空突然好像在一刹那间变得更加黑暗了许多。
      欢快悠扬的乐曲之中突然多出了铃铛环佩的叮咚之声。
      就在此时,红衣女子身上的绸带突然飘出了数丈之远,直指郭开而去!
      那绸带飞舞速度之快,令人难以反应。
      在此刻,好似漫天夜空之中,都已经变成了红色的海洋。
      就在绸带要将郭开给淹没的时候。
      一道剑光出现了。
      那一道剑光割开了黑夜里的黯淡,将红色的绸带给驱逐。
      一道浑身隐藏在黑色之中的影子出现在了郭开的身前。
      郭开本来没反应过来,但随着这一道黑色影子的出现。
      郭开的脸上顿时泛起了暴怒之色,只见他倏然站起身来,朝着那台上的红色身影怒喝一声。
      “捉活的!”

第33章 离秦而去,邯郸孟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