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零三章 什么?越南人要投降?![2/2页]

乱清 青玉狮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国的合法性,并坚持使用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永历皇帝的年号。”
      顿一顿,“直到郑功和的高祖父、曾祖父的时候,郑家才真正开始接受自己的越南人的身份。”
      再一顿,“不过,郑家虽然已经基本上越南化了,可是,对于清朝的态度,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对于清朝统治中国的合法性,依旧是不承认的——当然了,这个不承认,只能是家族内部的,不可以宣之于外。”
      “嗯,果如是,”阿尔诺沉吟说道,“郑功和对中国政府怀有二心,就不算什么太过奇怪的事情了。”
      “是,”阮景祥说道,“别的不说,单是郑功和的名字,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顿一顿,“‘功、‘和二字,皆取自明朝的两位著名的郑姓人士——‘功,‘郑成功之‘功;‘和,‘郑和之‘和。”
      国姓爷在泰西的名气很大,郑成功是哪一位,大伙儿都是晓得的,不过——
      “郑和?”
      “他是皇帝的近侍和亲信,”阮景祥说道,“明朝初年之时,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两百多条船,两万七千多人——远航至东非海岸。”
      不止一个人睁大了眼睛。
      阿尔诺:“明朝初年?那是什么时候?”
      阮景祥想了一下,“大致是公元一四零几年到一四三几年的事儿吧——郑和的远航,先后七次,中国人称之为‘七下西洋。”
      什么?四百几十年前?中国人就远航至东非海岸了?还先后七次?
      而且——两百多条船,两万七千多人?
      那个时候——
      不说哥伦布、麦哲伦了,就是达伽马——
      我操,达伽马还没有出生呢!
      这个……真的假的啊?
      别是中国人吹牛吧?
      严重怀疑!
      诸将面面相觑。
      过了一会儿,见没有人有更多的问题了,阮景祥继续往下说:
      “还有,中国人来到山西之后,郑功和同中国人的相处,很不愉快——这在相当程度上,也加重了他对中国的不满和离心。”
      顿一顿,“在防务上,一切都是中国人说了算,他这个‘地主,几乎没有任何的话语权;非但如此,他还受到过中国人的军法处分。”
      哦?
      阿尔诺以下,诸将皆大感兴味,“因为什么事情啊?”
      阮景祥淡淡一笑,“无非是克扣军饷、骚扰地方、侮辱妇女一类的事情——郑功和自己不干净,上梁不正下梁歪,下头的污糟事儿,就更多了!”
      顿一顿,“郑功和差一点儿就被中国人拿去打军棍了,最后,虽然有人替他求情,逃过一劫,可这个面子,落得太狠了!”
      再一顿,“这是他向法兰西帝国投诚的第三个原因。”
      至此,这个郑功和“投诚”的动机,似乎已经很充分了,不过嘛——
      阿尔诺:“他有没有提什么要求?”
      “有,”阮景祥点了点头,“而且,还不少!”
      顿一顿,“第一,他要求,法兰西帝国占领北圻之后,由他来出任整个北圻地区的行政长官。”
      啊?
      胃口不小啊!

第一零三章 什么?越南人要投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