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二章 否极泰来[2/2页]

乱清 青玉狮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攻!
      事实上,若没有这个爆炸,巡游之时,俺的“办事”,能否成功,其实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就成功了,那种情形下,“刺客”逃避追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万一失手,泄露事机,扯来扯去的,最后竟扯到了花旗洋行什么的,可就不大妙啦。
      现在,零风险,坐享其成,美滋滋!
      接下来,就等着普鲁士粉墨登场啦!
      这一回,法国人还忍得住?我还就不相信了!
      想到等了介么久,法兰西、普鲁士终于要开片了,心里不能不有一点儿小激动呢!
      似乎确实是“否极泰来”了,阿梅迪奥发表放弃西班牙王位声明的第二天,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升龙的法军,终于“海陆分家”了:
      “北京—东京”舰队起锚东去;“远东第一军”厉兵秣马,准备大举北进了。
      呼
      真心不容易啊!
      北进,得有一个具体的方向山西?北宁?先打哪一个涅?
      反正,不可能“两路并进”。
      北宁在升龙东北方向四十公里左右,山西在升龙西北方向四十五公里左右,论距离,是北宁略近一些。
      论地理,北宁就复杂的多了北濒六头江,南带新河,东边儿还有一条太平江,正经一个“三江环绕”的地形。
      进军北宁,陆路,得过新河,而过新河之前,得先过红河;水路,得兜个大大的圈子,从海阳出发,溯太平江而上,进入六头江,绕到北宁城北。
      相对来说,山西的地理就简单的多了。
      进军山西,陆路,沿红河南岸;水路,溯红河而上,都是一条道走到底就到了山西。
      论敌军的防御力量
      北宁,八千五百人左右的中国国防军“轩军”。
      山西,四千人左右的“轩军”,四千人左右的“绿营”,再加上两千人左右的越南军队,一共一万人左右。
      人数上,山西多过北宁,但是,北宁的敌军,全部都是“轩军”,就整体战斗力来说,北宁应该强过山西。
      如此做一综合比较,若依“先易后难”之原则,似乎应该先打山西。
      阿尔诺本人,也倾向于先打山西。
      但是,第一师师长莫雷尔坚决主张先打北宁。
      原因很简单:据情报,参加“升龙战役”的两个营的“轩军”,目下驻扎北宁。
      膺惩暴虐而愚蠢的中国人,必须以这两个营的什么“轩军”为首要目标!
      两个营……不是说中国人向“升龙战役”投入了一个师的兵力吗?
      呃
      我的意思是,这个,这个,反正,撤出升龙城的中队,是撤向北宁,不是山西!
      “膺惩”什么的,对阿尔诺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不过,莫雷尔给出的第二条理由,还是有点儿道理的:
      “我军的既定战略,是从广西边境进入中国境内,而中国人在北圻的布防,也明显是东路重于西路;北宁为东路门户,山西为西路门户,东重于西,打下北宁,整个北圻动摇,对山西也会形成强烈的震撼,再打山西,一定轻松的多不战而下都是可能的!”
      “若先打山西,就打了下来,也谈不上‘整个北圻动摇,对北宁的震撼,也没有那么大,回过头去打北宁,气力也不见得少花多少!”
      穆勒也支持先打北宁。
      原因呢,在于前头说的,北宁的地理“比较复杂”。
      这个“复杂”,主要体现在北宁周边河流较多,如是,穆勒的“海军”,就比较有发挥的空间了。
      打山西,虽然也是水陆并进,但“海军”的作用,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大了。
      穆勒被萨冈踢出“北京—东京”舰队,憋了一肚子的气,很盼着好好儿的露一手,叫那个狗眼看人低的家伙好好儿的看一看颜色!
      阿尔诺想来想去,觉得先打北宁也好反正,山西、北宁都是要打的,先打哪一个,区别也不是太大。
      “好罢进军北宁!”

第十二章 否极泰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