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一章 乾门之变[2/2页]

乱清 青玉狮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班子,两块牌子”的关系,基本就是一个倒幕人才的培训学校,最著名的学生,就是坂本龙马。
      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幕藩体制”中最大的一个“公知”。
      相对德川家茂,德川庆喜对胜海舟的“底子”摸得更清,因此一掌权就免了胜海舟的军舰奉行的职务,替之以小栗忠顺。但德川庆喜也承认,胜海舟才华出众,加上他特殊的政治取向,倒幕派多少要给他些面子。在目前这种情形下,幕府方面,找不出比胜海舟更合适的谈判代表了。
      谈判的结果是,双方各退一步,幕府让出皇宫的乾门给萨摩藩,皇宫由会津、萨摩二藩“共同警戒”。
      这个方案,德川庆喜虽然不满意,但勉强能够接受:可是松平容保不干,他破口大骂胜海舟“卖国”,声称“要打便打,寸土不让”。
      德川庆喜不好劝松平容保“委曲求全”,更不能直接下令会津藩“撤防”——那样的话,“卖国”的帽子随时会飞到他自己的头上。再说,下令了松平容保也不见得会听。
      萨摩藩和皇室对会津藩的“毁约”颇为意外,不过,二者的反应并不一样。
      倒幕派公卿大为兴奋,认为可算找到了开战的理由,撺掇大久保利通立即向皇宫发起进攻,“讨逆除恶”。
      但是大久保利通可没那么高兴。他其实并不想和幕府在京都大不过幕府这班虾兵蟹将,而是怕事情闹大了,引起山口城的中国人的干涉。
      这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轩军“东进支队”已经上路了。
      怎么办呢?
      双方在乾门前对峙了一段时间,萨摩藩军一部前队做后队,悄悄地撤退了。
      这部分五百人左右,说是“悄悄地”,但并没有瞒住会津藩和新选组的耳目。松平容保得报,大为得意:看吧,我的强硬对策生效了,贼子顶不住了!
      继续坚持,再接再厉,以期全胜。
      没过多久,部下来报,气急败坏:“萨摩人攻入了金戒光明寺!”
      松平容保大吃一惊。
      金戒光明寺是日本佛教净土宗的“大本山”,因为位于京都黑谷町,因此又叫“黑谷堂”——这都罢了,问题是金戒光明寺同时还是京都守护职的“本阵”,即大本营,会津藩在京都的器械钱粮都存在那儿!
      被人端了老巢了!
      本来,金戒光明寺位处紫云山上,颇具地利;另高墙深垒,守卫森严,设防之固,不在皇宫之下。但是,因为预备着和萨摩藩在皇宫这儿大打出手,松平容保把绝大部分的兵力都调到了乾门附近,金戒光明寺的守备就变得非常空虚。再说,也实在是没想到萨摩人会出此损招!
      不提防挨了这一闷棍,松平容保的冷汗流了下来。
      没有钱粮器械补充,这个仗,还怎么打?
      不久,萨摩藩送来口信:乾门换金戒光明寺。
      松平容保只好屈服。
      和萨摩藩交接了皇宫乾门的防务,松平容保赶回金戒光明寺,点算损失。咦,萨摩人居然什么东西都没搬走!
      松平容保一口气懈下来,锐气大失,暂时也不想“反攻”的事情了。
      这一番你来我往,后世史家称为“乾门之变”。
      就在这时,小栗忠顺赶到了京都。
      小栗忠顺是先到大阪的,但他一入大阪,马上意识到,局势混乱至此,呆在此地于事无补。表明了自己在将军继承人选上的立场后,小栗忠顺立即动身,前往京都。
      还没进京,在京都门户伏见打尖的时候,小栗忠顺便晓得萨摩、会津二藩,正于皇宫乾门外剑拔弩张,随时可能大打出手。
      小栗忠顺饭也不吃了,立即翻身上马,催骑急进。
      但终究是晚了一步。小栗忠顺到了东本愿寺,见到德川庆喜的时候,会津藩已经将乾门交给了萨摩藩。

第四十一章 乾门之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