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六章 大学士[2/2页]

乱清 青玉狮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关卓凡这么做,有三个原因。
      首先,虽然刘铭传对鲍超恩将仇报,但淮军整体上确实是有功劳的。在轩军回国之前,官军比较成功地执行了关卓凡“略陈剿捻二三事”的方略,其中,淮军是主力。这个为轩军最后速竞全功,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其次,不管李鸿章有多少毛病,纵观当时的地方督抚,他算是思想最开通、能力最强的一位。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同盟军的,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的改革和建设,需要李鸿章这种人的支持和参与。
      再次,就是俺要裁你的淮军,希望你配合。
      李鸿章作为一个读书人,和中国其他所有的读书人一样,最大的梦想是“入相”,即当上大学士。但这个,得拿功劳来换。
      这个功劳,关卓凡给了李鸿章。
      内阁大学士两殿两阁,一共四位;协办大学士两位,都是满汉各半。
      拜胜保之赐,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出缺,遗缺由曾国藩以协办大学士升补。空出来的这个协办大学士,给了四川总督骆秉章。
      不想廷寄没到四川,骆秉章便病逝了。于是,这个协办大学士转到了资格最老的吏部尚书朱风标手里。朱风标官运爆棚,他刚刚入阁,武英殿大学士贾桢就告病,于是朱风标顺理成章地扶正了。
      这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动过后,朱风标遗下的那个协办大学士“挂起来”了。
      终于,这块叫人垂涎yu滴的肥肉落到了李鸿章的嘴里。
      李鸿章终于变成了“李中堂”。
      不仅如此,还赏戴双眼花翎,加太子太保衔。
      这种封赏,就李鸿章的实际功劳而言,多少过了,但关卓凡一力促成。
      李鸿章对关卓凡感激得不得了,他对关卓凡一直是有心结的,这一次芥蒂全消,公开感叹:“公平方正,谋国以忠,李少荃不如关逸轩!”
      收到封赏的旨意的第二天,李鸿章就上奏朝廷,请求裁撤淮军。
      “大将军奏凯”的仪式结束之后,两宫皇太后移驾养心殿东暖阁,单独接见关卓凡,这才算是“陛见”。
      还是慈安先开口,而她还是一如既往地把接见弄得不似君臣奏对的格局。
      慈安先在黄幔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就哽住了,轻声抽泣。
      关卓凡颇为尴尬,心想:这位御姐,您是水做的吗?
      慈禧语带责备地轻轻叫了一声:“姐姐!”
      慈安终于止声,用手帕子擦了擦眼睛,向慈禧自失地一笑。
      慈禧转过头来,看着面前这个男人,心cháo澎湃:这个好
      i子,终于叫你给打下来了!
      慈禧说话了,语气异常柔和:“关卓凡。”
      “臣在。”
      “这一次,可要在京里多待些
      i子了。”
      关卓凡心中微动,这种话,这种语气,慈禧可从来没有说过。
      他说道:“是,臣遵旨。”
      慈禧沉吟了一下,说道:“轩军打了这么久的仗,自然是要好好休整一番的。只是现在中原虽然都平定了,但甘肃、x
      jiāng还有乱子。这个,你怎么看呢?”
      这话有点味道。先把轩军摘出来,意思是你如果不愿意可以不办这个差使,但这个事你可不能不管。
      关卓凡说道:“回圣母皇太后的话,轩军是朝廷的军队,休整过后,一样是要为国家出力的。只是……”
      他略略停顿了一下,正在斟酌用词,破涕为笑的慈安接上说道:“只是功劳总要给别人留下一点。”
      。)

第二十六章 大学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