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三章 忘恩负义[1/2页]

盛唐剑圣 无言不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踏着夜色回府,谁也没有理会,将自己关进了书房。
      独自一人对着微弱的烛火深思着。
      脑海中莫名的出现了一句话“听太府卿说王少府母亲低贱,万不可在他面前谈论其母亲……”
      拳头死死握着,骨节“卡卡”作响。
      王确实是英雄王方翼的后人,但也正是因为他是王方翼的后人,才混的格外凄惨。
      武则天这辈子最恨的几个人中,高宗李治的结发皇后王皇后绝对是其中之一。
      武则天继位之后,王皇后这一脉的下场可想而知。
      而王的父亲王晋固然是太原王氏的后人,与兄王、弟王以文学称,时号“三王”。
      王晋更是天授初年的状元郎……
      然而就在武则天接见王晋打算重用的时候,得知他是自己的仇人王皇后亲弟弟的儿子,瞬间就放下了老脸。
      武三思直接将王晋贬罚到了临川。
      王晋在临川娶了一个目不识丁的夫人,也就是王的母亲。
      后来李唐复位,王方翼得到了平反,王晋也受到了宋的赏识,担任许州长史,算是走上了正轨。
      但太原王氏是何等高门,即便是落魄了照样清高,自视为书香门第。
      王的母亲目不识丁,成为了家族笑柄。
      王因之引以为耻,从不说母亲之事。
      却不想让自己的好友在背后说出,但觉丢脸恼怒。
      本来王就因自己得李隆基器重而飘飘然然的,觉得自己的好友杨慎矜一口一个“王、王”的叫,心中不快,又听杨慎矜背后透露他母亲的低贱,更是涌现了丝丝恨意。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其实杨慎矜对王是仁至义尽的。
      杨慎矜与王年纪相仿,一起长大,但杨慎矜是辈分跟王的父亲同辈的。
      讲究起来,王是杨慎矜的侄子。
      杨慎矜习惯了直呼“王”,真要辨个是非,并不算不尊重。
      而王暗中听到的也是事实,可并非没有原因。
      再过半月是王母亲的寿诞,现在王是李隆基的亲信之一,太府寺上下官员意图给王母祝寿,找到了杨慎矜。
      杨慎矜与王一起长大,知道自己这位知己在这方面很是自卑,故而劝说官员莫要劳师动众,也不必送什么礼,免得王不自在。
      杨慎矜没有将话说明白,但当官的人,多多少少懂得揣摩上意。
      相互一琢磨,也就明白了,私底下说的时候,让一起共事的王听到了。
      王却本能的以为杨慎矜背着自己在同僚背后笑话他有个目不识丁的母亲……
      王又想到自己有很多想法都为杨慎矜否决,想着他死死的压着自己一头……
      “新仇旧恨”,再加上挡了自己的路……
      越想王越觉得自己有必要将这个“敌人”剔除。
      至于什么引荐之恩,王根本就没有想过一点半点。
      王在屋子里静静的坐着,瞳孔里的阴暗之气越来越浓。
      “来人……”
      直到凌晨时分,王亲自研磨,动笔写了一封信,一封检举信。
      

第六十三章 忘恩负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