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嫂子偷学不成反折了医药费进去给那些蠢蠢欲动的人敲了一个警钟。
邱秋暂时也不用担心被抄袭假冒了。
可是,等她再次带着吴霜去镇上时却傻了眼。
背了四十斤去只卖掉五斤。
一个镇上的消费能力只有那么一点点。
“大嫂,怎么办?”又冷又饿还没人买东西,吴霜冻得脸通红清鼻子直往下淌。
“先吃点东西吧。”都说胖的人脂肪多不怕冷,邱秋觉得这话放在自己身上一点儿也不适用。
这具破身体除了胖外就一无所事处,该冷的时候一点儿也不含糊。
吴霜说她从邱家来时就夏天两套冬天两套,如今的她穿了三套衣裳在身上还是冷得慌。
当然,背着东西赶路的时候她热得汗流浃背的。
带着吴霜准备喊两碗面汤。
“大嫂!”跟着大哥来镇上时来这儿喝了一碗面汤,当然是五文钱一碗。结果今天说要八文钱。
“来两碗吧,嫂子,您份量得足一点噢。“邱秋汗颜,她混到吃碗面也贪嘴的境地了。
“大妹子,你吃了我的面包管次次都想吃,又香量又多。“面馆老板娘是个中年妇女一谈一声笑,利落的端上了桌:”你们这是卖东西?“
“是呢,大嫂,我们卖苕干,你看快过年了,要不也买一些走亲访友都需要。“邱秋见缝插针的推销,边说还边递了一根给她偿。
“嗯,确实不错,和我的面有得一比。“卖东西的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的货物差:”多少钱一斤。“
等知道是五十文一斤时面大嫂笑了。
“大妹子,你倒是个会做生意的人啊。你吃我两碗面十六文钱,我买一斤你的苕干还得倒补你的钱。”确实好吃又听说过年走亲戚也用得上:“成,给我称五斤吧,过年的时候我得去县城的姐姐家、二姨家、三姑家、还有我娘那里,他大姐那里。嗯,一碗水端平礼都是一样的。”
县城?
远吗?
从镇上去县城有六十多里路,坐个马车半天也可以打来回。
这倒是个好消息。
邱秋觉得这碗面吃得挺值的。
上辈子的自己最爱打这种主意,要是是走在路上内急了或找不到路了就随便钻进一间店子买点东西,然后顺道上个厕所亦或是问问路就解决了。
这次没解决生理问题却是解决了大问题,不仅卖掉了五斤苕干还有了新动力。
邱秋盘算了一下,家里那三百斤红薯制出来还有近一百斤呢,既然在镇上滞销了那就跑一趟县城吧。
听邱秋说要去县城,吴霜既害怕又担心。
“大嫂,我听娘说县城有很多拐子会将女孩子拐进那种地方卖了的。”自己和大嫂都是女的,吴霜担心不已。
“没事,真要卖了怎么也得让她分些银子给我才行。”邱秋被穿越了是老天长了眼睛;要是再被拐卖的话就是两辈子都白混。
第十九章 滞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