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一章 戏曲知识考核[2/2页]

红楼之贾府崛起 呆王之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题。”
      “戏曲选段《青梅煮酒论英雄》故事中,主人公是那两位人物?”
      贾蔷问出了第一道题目。
      ”我会!“
      贾宝玉身后了一个参赛者率先举手。
      ”好,请这位参赛者作答。“
      贾蔷说道。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主人公是曹操,还有刘备。“
      这位参赛者说道。
      ”好,回答正确。“
      贾蔷说道。
      ”第二题。在剧本《三国演义》中,“义绝”、“智绝”、“奸绝”分别是指那三位人物?“
      贾蔷又出了一道三国演义的题目。
      ”这“这道题比刚才的那一道要难一些,没有人马上抢答,过了大概30秒。
      一个人举手,得到同意后,说道:
      ”“义绝”乃是关羽关云长、“智绝”乃是诸葛孔明、“奸绝”是曹孟德。“
      参赛者答道。
      “好,回答正确。”
      贾蔷说道。
      已经过去了两道题,贾宝玉算是明白了,这些题目也不难啊。这些题目和之前美女云儿说的一样,都和戏曲有关。
      “第三题,古代戏曲发端于先秦两汉,酝酿于隋唐,形成于宋。那么请问,繁荣兴盛于哪一朝?“
      贾蔷说出第三题。
      ”元朝。“
      一个人举手抢答道。
      ”好,第四题,请简要分析元朝戏曲繁荣兴盛的原因。”
      贾宝玉连着三道题,都没有回答,已经有点落后。
      贾蔷说出了第四题,这一题出来,场面立刻就安静了。
      “简要分析元朝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
      听了这道题,参赛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了。
      冷场。。。
      无语
      有点难。
      贾宝玉感受着从刚才大家抢答,到现在冷场的巨大转变。
      眼角一抽,想到:
      “大家难道都不会吗?”
      贾宝玉心中疑惑道。
      “这不是《戏曲知识大全》中,第257页上的内容吗?”
      一众参赛者还是没人举手。
      贾宝玉又回忆了一边极速读书系统中的《戏曲知识大全》,确定自己确实背诵过这道题,然后,默默地举起了手。
      ”哦?这位选手,你举手了?“
      贾蔷看到有人举手,呆了一下,然后对易容后的贾宝玉问道。
      贾宝玉按照《易容术》中的方法,用低沉,浑厚的嗓音说道:
      “不错,我知道。”
      ”那请回答吧。“
      ”元朝戏曲兴盛的原因嘛。“
      贾宝玉按照《戏曲知识大全》的记载,慢慢说道:
      ”第一,是元朝朝廷对歌舞戏曲的喜好。耶律楚材《赠蒲蔡元帅》诗云“素袖佳人学汉舞,碧髯官伎拨胡琴。”可见高层出征前亦随身携带艺人,对伎乐的十分喜好。元统一全国后,由于朝廷对歌舞戏曲的喜好,大批地笼络全国艺人,从而为元杂剧的产生和繁荣奠定了厚实的人才基础。“
      ”第二,元朝朝廷特定的文化氛围。蒙古统治者实行文化辖制和思想禁锢,但包括杂剧在内的词曲这一领域相对来说要较为宽松。“
      ”第三,元代科举制度较长时间停止。知识分子没有出路,处于社会底层,面对重负卑下潦倒的命运,元初一些士人远尘世以保名节,流连于唱唱打打、热闹非凡的勾栏瓦舍,他们与艺人为伍,并逐渐涉足于杂剧的创作,形成了一支具有高度文化素养队伍,从而为元杂剧的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四,吸取前代戏曲的精华。元杂剧吸收了金院本和诸宫调的长处,并融合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它的形成标志着我国戏曲的成熟。“
      ”第五,经济的繁荣和民众阶层的扩大。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文化昌盛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随着平民阶层的壮大,喜爱元杂剧独特艺术的平民不断增多,为元杂剧的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贾宝玉淡定的说到。

第五十一章 戏曲知识考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