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这个家丁如此自信的回答,他便不再疑惑。因为他也知道,他从家乡来此,是因为吴老爷在信里承诺,‘若愿意来龙泉丝绸作坊做事,工钱是寻常的三倍。
家丁带着高机来到了偏厅,他们一同看到了一个背对着他们的中年男子,家丁对面前的中间男子异常恭敬说道,
”老爷,高师傅已带到。“
吴老爷缓缓转身,高机认真的看去,一位样貌约五十岁左右的男子正站在不远处,衣服是冰蓝的上好丝绸,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和他头上的羊脂玉发簪交相辉映。头上黑发中夹杂着白发,面容虽不可避免染上了岁月的痕迹,却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出过去的英俊儒雅。现在这份书卷气不仅没打折扣,还又平添了几分时光带来的成熟韵味。
吴老爷挥手示意让家丁退下,家丁一看,立马恭敬的缓缓退出了偏厅。
这时,吴老爷才对高机说道,
”免贵姓吴,名文达。高师傅大老远的从家乡来到温州府,替吴某办事,是乃吴某之荣幸。待遇方面,依信上所述,只会有增无减。“
高机听完吴老爷一番快言快语,立马恭敬的对吴老爷鞠了个躬,并且回道,
”不瞒老爷,其实在老爷的信件寄来之前,在下也是担忧至极。因为家乡蚕丝受灾,如无老爷收容,在下无可赡养年迈老母。“
吴老爷听完高机的讲述,内心十分欣喜,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不错,老实。经商多年的吴文达,最喜欢的还是老实人。
忽然,高机注意到了偏堂墙上挂着的一副瓯绣。图上野菊丛生,枝叶繁茂。菊叶以淡墨色渲染,菊之花瓣则是鲜明的黄色。地面是淡青色,站立着一只丹顶鹤,颇有伟岸之势。鹤之情态、神情、动势已被表现得极为传神。鹤后面是一株松树,挺直峭立,不卖弄做作的虬劲之态,给人以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感受。此绣名叫《松鹤延年图》。
高机望着墙上的瓯绣,赞叹不已的对吴老爷问道,
”此绣精致绝伦,巧夺天工。谁人竟有这般手艺,真想面见一下,讨教一番。“
吴老爷听完心中一愣,便笑着对高机回道,
”这是昨日,吴某五十大寿,一位师傅祝寿所赠。“
高机立马紧接着询问道,
”师傅可是在吴府之中?“
吴老爷洞察到了高机对刺绣的热爱程度,但同时,又有些难言之隐一般,他搪塞的对高机回道,
”虽然此绣实为上品,但是在龙泉丝绸作坊的名师中,还是排不上名号的。“
高机听完,瞪大着双眼望着吴老爷,立马拱手,恭敬的行礼,然后对吴老爷感激的说道,
”原来龙泉丝绸作坊竟有那么多绣艺精湛的师傅,高某怎敢以师傅自居,还请吴老爷见谅。“
吴老爷听完,哈哈大笑道,
”不妨,吴某也曾看过高师傅的制绸绣艺,也是属于精湛。”
高机真诚的对吴老爷回道,
”吴老爷,今后在龙泉丝绸作坊,高某还是以长工自居吧,否则以目前我的技艺,被称其为‘师傅,高某也是堂堂七尺男儿,有自尊之人,怕是担不起‘师傅二字。“
吴老爷困惑的对高机说道,
"这可如何是好?高某开办的作坊规矩森严,长工的工钱,与师傅的工钱,可是有些许差异的。”
高机没有疑虑,一脸诚恳的对吴老爷回道,
”这是自然,高某只拿长工薪水便好。待日后,高某技艺达到师傅水准,定会主动请求老爷替高某晋职。“
吴老爷听完高机一片赤诚的言语,看着他欣慰的一笑。
第二章 明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