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贞元三年,杨秀才第二次进湖州贡院,中了举人,然后一路到了榜眼,被授了翰林。
京中官多,杨大人一向谨言慎行,与人有了纷争也多半忍让,慢慢的,从七品毫无波折地升到了从六品;但他的妻子杨安人性格相反,受不了京中到处是高人一等大人物、自己永远要伏小做低的氛围,外加水土不服,没过多久,杨家便挂了白布。
杨大人相貌堂堂,还有榜眼的出身,丧妻一年后便毫无意外地成为了京城人眼中的“乘龙快婿”,上门的官媒络绎不绝。
九城兵马司的李大人家中有待嫁的女儿,因为自小读书,眼光也颇高,一直不喜欢父亲的同僚武将家的少爷们。
李夫人旁敲侧击地跟李大人说了两句,李大人有些意动,于是同意安排家中趁着十五的时候去城郊的寺庙上香。
最终,香没有上成。
一是,当月初三到初十都是“不宜出行”,不可安排车马;二是,因为帝王整寿,为了庆贺,宫中出了诰书,点选了妃子,李家小姐的名字赫然排在前列。
赶在下个月前,李家小姐需要提前入宫学习礼仪。
杨李两家的亲没结成,不过不影响双方的名声,因为根本没有正式走动过,更别说对外透露风声了。
除了李家,看中杨大人的人家还有不少。
即将致仕的大学士把自家娇养着的幼女嫁了过去:女婿是个肯上进的,幼女的几个兄长都是朝中得力的,不管是扶持还是引导,对于女婿都足够了;女儿有兄长们在,又有自家曾经的从龙之功在,不管嫁到哪里底气都是足的,挑个喜欢的嫁了也行;至于前面的继女,一副不难看的嫁妆也就打发了。
本身能干,外加老丈人家的扶持,杨大人一路走得稳稳当当。
没几年,太子死了,圣旨训斥的罪名中隐约有“谋害官吏”的意思,杨大人心中有了些模糊的概念。
再后来,小太子登基,被称为少帝,生性聪慧,借着“白糖案”清理了一批尸位素餐的,顺便换上了自己的人。
这场变化中,杨大人提前擦亮了眼睛站了队,很快青云直上,只差一点点就能成为万人之上、说一不二的实权大臣。
少帝年轻,朝中很多捧着经历两朝而不倒的大人们。
杨大人开始找回了原有的意气风发,看着他前面一届的举子,多半起起落落还在四品以下沉浮。
可惜,又是没过几年,“周郎顾,曲有误”。
当年,大学士家幼女看中了官小位卑的杨大人,主动下嫁;这一回,琴曲之外,一见钟情是他的掌上明珠,而对象,则是已经不能再称为“少帝”的皇帝陛下。
妃子的家人也是半个外戚了,一个不好就是被言官骂死的节奏,还想当平章事、实掌宰相大权?做梦吧!
不知怒气向谁发的杨大人带着依依不舍的妻子火速离京。
官途被阻,还有什么好说的?
至于女儿,爱谁谁去吧!
三品的婕妤,只在二妃之下,他还能女儿的嫌份位太低么!
番外——四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