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刚过,阴气渐渐回落,阳气渐渐上升,小庙里响起了诵经声。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远山默默听着,“老和尚这是在劝我放下啊!我能够放下我的小翠羽不管她吗?”
小翠羽也听懂了老和尚的经义,轻轻啄了啄远山的胸口。
远山明白小翠羽的心思,摸了摸小翠羽的小脑袋,小翠羽又闭上眼睛安静地蜷缩在远山温暖的怀抱中,一切的情义都在不言中。
远山与小翠羽的一举一动,都在老和尚的慧眼中。
老和尚继续诵经:“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稀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远山心道:“老和尚仍在坚持劝我放下,还劝我跟他学习如来的第一波罗蜜,不过既然能够放下而学习此经的人是众生中最为稀有之人,那么我是那个最为稀有的人吗?”
远山把自己来到世上后的前因后果回想了一遍,摇了摇头,“如文圣丘先生那样的大智慧、大毅力之人都不能够放下,何况我这么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呢?”
远山看看天色快亮了,起身走出房门,看见老和尚面朝着观音菩萨像、背对着自己坐着诵经,一点油灯弥漫出淡黄的光,映射在老和尚身上,散漫出一圈隐隐约约的佛光。
远山肃然起敬,恭恭敬敬地对着老和尚的后背行了一个大礼,轻声道:“小子愚钝,今夜得闻如是经典,本当信解受持,但是尘缘未了,他日有缘定当叨扰大师,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还望大师见谅!”
说罢,再行了一礼,转身走到院门,轻轻打开院门走了出去。
远山这一动却打破了老和尚布置的阵势,被困在阵中的几人都看见了远山,但是却无法动弹,这是老和尚故意限制的,几人只能看着远山直奔城外而去。
老和尚端坐不动,继续诵经:“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老和尚的诵经声如晨钟暮鼓敲醒了沉睡的古城,阳光渐渐洒进了幽静的小巷,被困了一晚上的七位,身子恢复了自由,立即跳起身来,急匆匆朝着远山出城的方向疾追而去。
第364章小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