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先把身子养好吧。”
说着,李芳又看着刘赐,说道:“孩子,你做了件大事。”
刘赐昏眩着,说不出话来,只是点点头。
黄锦走过来,说道:“是啊,这孩子了不得,方才和严世藩在北镇抚司前对峙,多得他提醒我去请裕王,难得有这般机智啊。”
李芳低敛着眉眼,说道:“先送去太医院吧。”
黄锦说道:“是。”
黄锦走前两步,冲外面招了招手,几个太监急急忙忙地跑回来,心翼翼地扶起刘赐和上官惠子、婉儿等人,向外走去。
李芳和黄锦站在当地,他们都看着刘赐那瘦弱的背影。
黄锦说道:“干爹,这么多年了,还真没见过这般厉害的雏儿。”
李芳点点头,说道:“一则,机智巧变,聪明之极,二则读过诗书,受过圣人教化,三则敢生敢死,舍得性命,四则还有些良心,我看你我年少时还都不如他。”
黄锦笑道:“干爹怎么样我不知道,我时候论机智巧变必是不如他的,更别说读过书受过圣人教化了。”
李芳看着刘赐被扛到这片黑暗的空间的尽头,看到乾清宫的大门处,大门敞开着,耀眼的夕阳斜斜地洒进门里面,洒在刘赐的身上。
李芳看着刘赐被扛出门外,被带进阳光中,他说道:“说不准,这是一个绝代的人物。”
黄锦忍不住笑了,戏谑说道:“怎么?一个绝代的太监?绝代的宦官?”
李芳笑道:“怎么?太监就做不得绝代的人物吗?”
黄锦说道:“做是做得,但那些称得上‘绝代的,如王振、刘瑾之流……千秋万代之后,青史上写他们的恐怕都不是什么好话。”
李芳笑道:“那还有郑和呢?”
黄锦想了想,说道:“三宝爷的确称得上绝代的人物,日后也必辉耀青史。”
郑和名三宝,被后世尊为“三宝太监”。
黄锦又想了想,说道:“但三宝爷赶上了永乐爷的时候,才创下这般功业,如今……”
郑和跟随永乐大帝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朱棣夺取皇位之后,支持郑和六次下西洋,创造了不世的功业。
李芳笑道:“你是说如今不像永乐爷的时候,没什么功业能创了?”
黄锦说道:“儿子书读的少,但也知道,如今的年头和太祖皇帝、永乐爷的时候不一样了,如今朝廷上下都蝇营苟且,谁还想着开疆拓土,远征海外?”
大明朝在太祖皇帝朱元璋、永乐大帝朱棣的时候还颇有活力,尝试过对外扩张,而朱棣之后,大明变得越来越保守,越来越故步自封,到如今立国近二百年,整个大明朝已经失去活力,地方的官员豪强忙于兼并田土,剥削百姓,统治阶级内部则忙于争权夺利,
5万本热门说免费看,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第一百三十六章 御前庭审 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