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周朝传国玉玺[1/2页]

我的夫人竟是魔教教主 倔强的小肥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一刻,一股寒意自他的心中涌起。
      一道寒光无声无息的向着他袭来,速度奇快无比。
      安景连忙施展出了缩地成寸,消失在了原地。
      “嗵!”
      只见的一个巨大的倒钩狠狠插在地上,顿时沙尘飞舞,碎石炸裂,只见安景方才停留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坑洞。
      “嗯!?”
      安景看了过去,赫然是个一丈高的大蝎子,这个蝎子通体呈现黑色,但是它的眼睛却是冒着绿光,尾巴上尖锐的倒钩,散发着令人心寒的光芒。
      异兽!?
      在天地当中,有一些灵物得天独厚得到了一些机缘和造化,比如说那鸿鹄,千年黑蚺,眼前这黑蝎也正是异兽的一种。
      不同的是,这黑蝎是吸收这阴煞之气发生的异变。
      “扑!”
      安景的身子化成了一道风一般,纵身一跃直接跳到了黑蝎的背上。
      黑蝎自然感觉到自己的背部上的安景了,尾巴上的倒钩疯狂的向着安景刺来,寒芒在空气中凝而不散,让人有种窒息的感觉。
      “呲!”
      倒钩和剑刃发出剧烈的碰撞,顿时安景从剑身之上感受到了一阵巨力拉扯着。
      “这黑蝎的气力倒是不小。”
      安景双手拖着镇邪剑,眉头紧皱着,脚步蹬在黑蝎的背上。
      一人一蝎不断的相互拉扯着,谁也不想退让,澎湃的劲气激荡而去。
      突然,黑蝎的眼中带着一丝凶光,手中的大钳子猛地向着安景夹去。
      安景听到耳旁的风声,手中的剑猛向前一推,黑蝎的倒钩一个急速的收缩。
      安景抓住了镇邪剑,手掌飞速的翻飞,镇邪剑直接滑向了黑蝎的倒勾中间部位。
      “嗤嗤!”
      只见剑刃平斩,凌厉无双,黑蝎的倒钩直接被安景一剑斩为两半,黑色的血液飞出数丈之高。
      黑蝎一声尖锐的叫声,身子飞速的向着前方冲撞着。
      安景当下连忙把镇邪剑重重的往着黑蝎的背上一插,发出星火的颜色,锋利的剑尖直接刺穿黑蝎的铁甲。
      这就是镇邪剑的锋锐!
      黑蝎被刺中,反而激发了其凶性,一双绿色的眼睛更是浮现一抹猩红,口中发出怪异的嘶吼声。
      与此同时,周围冒出了无数的小黑蝎,向着安景一拥而上。
      锵!
      镇邪剑连出,在前方连点四下。
      下一刻!
      四道十字剑光冲出,把小黑蝎群切得七零八落,黑色的雨弥漫。
      御剑术!
      安景双眼一眯,手中镇邪剑一拍。
      剑光锋寒无双,化成了一道流光向着前方刺去,周遭空气尽数四溢开来,原本漆黑夜空都是变得一亮。
      “嗵!”
      镇邪剑直接洞穿了黑蝎身躯,顿时黑色血液溅射而出洒在地面之上,发出‘呲呲声响,随后只见那黑蝎倒在地上抽搐了一番,便一动不动了。
      安景看着再次落在手中的镇邪剑,眉头微微一皱。
      与此同时地书当中黑色光华和紫色的光华不断交缠起来,熠熠生辉。
      还没有等安景回过神来,只见小丘再次晃动起来,以石碑为中心向着四方开裂而去。
      轰隆!轰隆!
      仔细看去,抖动并不止小丘,而是整个白骨山。
      “这是”
      如此异动,震颤数十里之地,君青林也是感受到了脚下剧烈摇晃,不由得向着前方看去,与此同时他感受周围的阴煞之气正在向着白骨山汇聚而去。
      安景看着面前山脉断裂,那黑暗的裂缝当中感受到那如潮水一般阴煞之气。
      这些阴煞之气无比浓郁,就算是宗师高手不敢贸然接近,透过这些阴煞之气仿佛可以看到无数冤魂厉鬼在吼叫。
      除此之外还有惊天厮杀之声,响彻入耳。
      仿若当年数十万大军会战情形就在眼前,兵戈撞击,马蹄嘶鸣,掀起漫天烟尘,还有无数鲜血,尸骸。
      一眼望去,根本就看不到尽头,最后那尸骨堆砌成了山。
      这就是白骨山!
      原来这白骨山,真的是用白骨堆砌成的山脉。
      而这些军魂一直就在山下,伴随着镇邪剑,似乎镇压着某种不知名凶物,镇压着山中澎湃的阴煞之气。
      此刻镇邪剑被拔出,阴煞之气汹涌澎湃而来。
      “快走!”
      安景看到这诡异惊悚的一幕,只觉得心中寒气骤生,脚掌踩在碎石之上,向着远处退去。
      说时迟,那时快!
      轰!
      那阴煞之气就像是一只有形的大手冲了过来,汹涌澎湃,激荡不已。
      安景《无名心经》运转而起,顿时一道炙热的气流在他周身涌动而来,将靠近他的阴煞之气全部驱散。
      但那阴煞之气如汪洋之海,前方的阴煞之气被消融,很快前赴后继的阴煞之气再次侵袭而来。
      “轰!轰!”
      前方阴煞之气化成了狂风暴雨,化成了千军万马。
      一点红色的光在无边无际的黑暗当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即使安景体内所有的真气汹涌而来,仅仅是阻止了阴煞之气片刻,而后阴煞之气浩浩荡荡再次涌来,瞬息间就将他吞噬了。
      轰!
      一点红光也消失,整个白骨山一下子都变得平静了下来。
      当阴煞之气将安景吞没之后,除了一片冰寒之外,再无其他感受,而眼前,脑海一下子都变得一片黑暗。
      约莫三四息之后,眼前出现了一点亮光。
      头顶上方黑蒙蒙的一片,就像是极夜一般,还有浑浊不堪的气流在流动着。
      四周一片空旷,没有一点光芒。
      脚下赤地千里,一望无际。
      透过了黑色,浑浊不清的烟雾,可以看到一个恢宏大气,古韵沉重的大门。
      那个大门高有百丈,宽有数十丈,要不是安景距离那大门还有段距离,可能都看不清那大门全貌。
      大门的旁边阴森恐怖,在两侧还有两个石雕,石雕上雕刻这诡异,古朴的花纹。
      “这是什么地方?”
      安景扫了周围一眼,内心深处寒意到达了顶点,“难道这就是酆都?”
      酆都是掌管万物生命的地方。凡天地万物,死后其神魂都在被拘到阴界,其在阳间的一切善恶都要在此了结。
      正所谓是活人在阳间,死人在阴间,阳间一个世界,阴间一个世界。
      人世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生死。
      而安景此刻就站在生与死的边界当中。
      “哗!”
      他的脑海中地书陡然释放出极致的黑色光华。
      光芒释放的越是强烈,说明距离黑色的机缘越是接近,上一次地书释放出如此极致黑色光华的时候还是面对江尚。
      这里的一切到底是臆想?
      还是真实?
      安景无比平静的看着前方古朴大门,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镇邪剑。
      他的手掌却摸了一个空,腰间根本就没有镇邪剑。
      “难道自己真的死了?”
      安景额头之上有冷汗不断袭来,心脏也是突突乱跳。
      这个世间没有人会不怕死,尤其是还是心有牵挂之人。
      “不可能”
      安景内心当中变得无比平静下来,双眼眯成一条缝隙,如果真的死了,地书怎么可能会释放出黑色的光芒。
      他的脚步向着前方走去,不知不觉来到了那古朴的大门前。
      在这门前人显得微不足道,极为渺小。
      安景手掌放在了古朴大门前,没有丝毫犹豫用力一推。
      一瞬间,黑暗淹没了头顶,安景仿佛失去了意识,呼吸都是慢慢停止,全身上下所有的气力都在慢慢抽走。
      他仿佛能够看到,身体正在慢慢沉入黑暗中。
      眼睛仿佛能够看到细微的光芒,耳旁能够听到那厮杀之声。
      安景神魂与肉躯逐渐分离了开来。
      整个身子仿佛跌入黑暗,但又不是绝对黑暗。
      前方出现了一条路,路的两旁竟然生长着花儿,随后传来巨大的噪音,几乎要把他的耳膜都震破了一般。
      接着,安景看清楚了某种巨大物体,似乎看不到边际。
      在路的前方折射出一道强烈的光芒,让人没有畏惧,害怕,紧张,只有无比的平静。
      一生之中,或许有数不清的离别,但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死别。
      那是自己与自己道别。
      “咔嚓!”
      古朴的大门被打开了。
      “哗啦啦!”“哗啦啦!”
      当大门被推开的瞬间,安景也是睁开了双眼。
      不知不觉间,他竟然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他置身于白骨山当中,淡淡的阳光从上方撒了下来,此刻白骨山山崩地裂,一片狼藉,满地白漆漆的尸骨裸露了出来触目惊心。
      安景周身都被阴煞之气给裹挟住了,就像是身处黑暗当中。
      而前方好似有着一道亮光,那是一道人影,正是君青林,此刻他也是被浓郁阴煞之气裹挟住了,寸步难移。
      如此浓郁的阴煞之气,就算是君青林这等五气宗师都是无能为力。
      阴煞之气当中有着一道诡异声音,只见的前方一道巨大的黑影覆盖而来,仿佛要将天上的太阳都遮住了一般。
      “原来是你作祟”
      安景看着面前的阴魂,《无名心经》运转开来,随后腰间的镇邪剑向着前方一划。
      “哧!”
      周围庞大的阴煞之气消散。
      “杀!”“杀!”“杀!”
      前方杳杳冥冥的黑雾当中,千军万马之声再次传来,激荡的厮杀声回荡在整个白骨山。
      安景看到了,前方黑压压的一片,铺天盖地,望不到尽头,那是无数的军士,那是大周朝死去数百年还没有散去的军魂。
      此刻他们挡在安景的面前,怒吼的向着前方如汪洋菏泽的阴煞之气冲去。
      千军万马军魂消融在阴煞之气当中,但是那无数军魂依旧悍不畏死向着前方冲去,这是他们唯一的宿命一样。
      当初他们没能守住这稜平城,没能守住大周朝最后一方城池,没能守住大周朝的皇室。
      这股悲愤,才是他们神魂久久没有消散的原因。
      而如今,他们再次面对同样的抉择。
      这一次无论身处顺境或逆境,都要昂首挺进,不会再留下任何遗憾!
      若荆棘丛生,就披荆斩棘。
      “杀!”
      杀声震天动地,没有一人后退。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只见那无数军魂,汹涌的向着前方阴煞之气冲去,即使消融在那阴煞之气当中,也是没有丝毫退缩。
      悍不畏死!
      神魂消融,这是真正的死亡!
      仿佛他们停留在这世间数百年,为的就是等待这一刻。
      安景看着面前一幕,内心当中不由得生出一种别样情绪。
      君青林走到了安景身边,缓缓道:“这阴煞之气,应当是你拔出镇邪剑所致,这些军魂应该和这镇邪剑一同镇压这白骨山阴煞之气,而这阴煞之气并非是军魂所生。”
      白骨山所发生的一幕,自然吸引了稜平城周围数十万的百姓,不少人都是抬起头惊讶的看着白骨山上扬起的乌云,还有乌云之中屹立幽都。
      幽幽灯笼高挂红楼,那是一座屹立在天际的琼楼。
      “那那是”
      寻常百姓看到这,面露震撼莫名之色,所有人都吓傻了。
      酆都!
      传闻当中的酆都真的出现了!
      “紫薇大帝显灵了。”
      只见一个老者颤颤巍巍跪了下来。
      周围百姓看到这,齐刷刷的都是跪了下来,神情都是无比的虔诚。
      白骨山,白骨遍地,阴煞之气不断汇聚起来,形成了一道黑色的旋涡。
      安景看着手中镇邪剑,随即又看了一眼上方那冲入阴煞之气的军魂,陡然间他感觉在裂缝中有着紫色的光华浮动。
      此时在地书当中黑色机缘也已经消失了,只剩下了紫色机缘。
      安景身躯一纵来到了地缝面前,向着下方看去,在淡淡的阳关光照射下,可以看到下方有着一块古朴玉石。
      像是一方玺。
      “哗!”
      安景手掌一吸,将那玉石受到了吸力向着上方飘了出来,最后落到了他的手掌当中。
      玉玺极为奇特,。
      “这是大周朝皇室的传国玉玺?”
      君青林看着安景手中的玉玺,眼中带着一丝精光。
      稜平当初被攻破之后,燕皇寻找了数月都没能找到传国玉玺,最终只能无奈作罢,原来这玉玺竟然在白骨山当中。
      “应当是的。”
      安景握着玉玺的一刻,地书之上的紫色机缘也是消失了。
      这说明这玉玺就是紫色机缘。
      君青林低声道:“原来如此。”
      这七十万军魂都是前朝大周朝的士卒,而安景身上有着大周朝皇室的血脉,这玉玺落在他的手中再正常不过了。
      安景真气向着玉玺灌输而去。
      “哗哗哗!”
      玉玺闪烁着淡淡的金光,向着天空之上飞去。
      恍惚间,那玉玺金光越来越大,遮天蔽日一般将整个白骨山都笼罩了进去。
      庞大的阴煞之气就像是遇到了克星一般,溃散而逃,最终被酆都吸收了而去。
      随着阴煞之气散去,白骨山阴寒正在消散,天地间温度都在缓缓上升。
      那刺目的阳光再次照射在这一方土地之上,温暖怡人,再次焕发出了生机。
      与此同时,白骨山之上无数军魂看向了安景所在的方向,随后齐刷刷的跪拜了下来。
      一眼望去,只有漫天的黑色,无边无际,没有尽头一般。
      没有说话,也没有声音。
      但是这一幕看着极为壮观骇人,就是君青林都是心中一震。
      安景下意识向前走了一步,看着前方黑压压的军魂。
      此时在他的心中仿若有一道惊雷之声响起。
      下一刻,这些军魂没有丝毫留念,向着半空之上的酆都而去。
      大军开动,气势恢弘磅礴,天与地连接在了一起。
      安景目送着那些军魂涌入了酆都当中,随后看了一眼手中的玉玺,“没想到这玉玺竟然还是如此了得异宝。”
      天下间有诸多得天独厚的异宝,比如说天尊法镜,魔教仿制大秦朝传国玉玺炼制的翻天玺,都是一派镇教至宝,珍贵异常。
      而大周朝传国玉玺不仅有着身份和地位象征,还是一件威力强大的攻伐异宝。
      君青林在旁不由得暗道:“这玉玺完全不弱于翻天玺,甚至更强几分,这小子不愧是有大气运之人,此次来到白骨山分明是凶险万分,但最后不仅凑齐了镇邪剑,还得到了这异宝,实力想必又是大增,若是等到他到了三气的话,天下间除了五气宗师出手,怕是没有多少人是他的对手了。”
      这时天空之上酆都也是变得虚幻,随后彻底消失,就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样。
      整个白骨山一片寂静。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周朝传国玉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