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理学在强化封建礼教发展,愈益起着消极乃至反动的作用,特别是程朱学派,叫嚣着存天理,灭人欲,“守一”和“齐一”的思想控制,严重地影响了科学的萌芽,抑制了人们的创造精神。搞到最后,国家的内斗越来,伪君子越来越多,僵化了人们的思想,消灭个性化的思维,才让我们中国慢慢的落后于世界的。这种完全以束缚个性化思维的学说,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随着西方蛮夷的入侵,而逐渐衰落。
缺乏了个性化的思维,只剩下了单一的思想模式,只留下一种意志和声音,这样一来,华夏民族的开明、自信和不断进取之心,也就逐渐地在这一种思维模式之下,慢慢转变成了循规导矩,自然而然,其他的声音和思想都会被扼杀掉,才使得华夏民族渐渐地走向了衰亡。
当时杨倩的这一篇论文确没能受到教授的重视,甚至是鄙夷和奚落。老家伙说杨倩根本就是一完全无视儒家与理学对于中华民族向前发展进步的小愤青,直接把杨倩的论文打了个返回重做,特么的,要是在李汉王朝统辖的美洲那教授敢这么给她打分,身为大汉皇后的她一定让他发配万里之遥的阿非利加去跟昆仑奴探讨下人类发展简史不可。
听自己老婆发完了牢骚,李承宗乐了,“呵呵呵,不就是李约瑟之问嘛?这个你老公我也略知一二哟在我看来官僚主要由儒家知识精英充当,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不仅使逐利的商人处于边缘地位,君子不器的价值观也使科学家和工匠处于附属地位,所以咱们华夏文明中绝不可能出现一种以商业为主导的社会秩序即使是富商人家的孩子,其唯一志向也是做官,商人阶层显然不可能获得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商人在国家中的那种权势和影响力要不我费了这般力气来美洲作甚,还不是最大限度不受那些腐儒的掣肘?”
“可是你也没想到有些儒家的东西已经渗进了我们汉人的血脉之中是不是?”杨倩有些俏皮看了下李承宗,然后说,“阿威,我告诉你哈,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一呢,在咱们两口子控制下的美洲,儒家受到了极大的压制,二呢,儒家还没完成它的究极变化,还没有完成儒教的变化你说要是在这时候,咱们两口子运用国家力量还有道门重新对儒学的一切思想和知识,包括他们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重新进行正确而有利于华夏民族良性发展的解读,说白了就是革儒家的命,把解释权牢牢地掐住咱们手里,嗯,你的明白?”
李承宗哪里还不明白,儒家这玩意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完全抛弃了不可取,可也不能全盘接受,那怎么办,好办,去芜存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呗,董仲舒朱熹这些家伙能把儒家变成孔孟复生也不认识的玩意儿,那他李承宗也能驯服儒门这头文化怪兽,更别说有杨倩还有许多移居美洲儒道双修的大能的协助,就不信儒门整合不进道家里
小两口商量了下,决心对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华夏民族的思想文化遗产,结合实际,和小两口知道的前世华夏所遭受痛苦重新剖析,从而形成一种完全正式的,李汉王朝官方承认并且大力推行的解读,绝对不能再让那种禁锢人们思想、摧残人们的个性化思绪,对所有新事物都一概一棒子打死的思想系统再跳将出来来毒害华夏民族,小两口要亲手把这种苗头扼杀在摇篮里,甚至是扼杀在原子状态,不然伟大的华夏民族还是会走向没落。
太平洋那边的李唐,小两口不想管也管不了,但是在他们小两口治下的美洲,这个思想革命,小两口决定就算再难也要推进下去,他们要为这个时空的华夏民族踏出一条能让华夏民族走向现代化的思想之路来
“阿威,我看这样,咱们不是在搞这个新文化运动嘛,干脆这样,宣教部召集一批人来一场古文解读运动好了”杨倩想了想之后说道,“你觉得如何?”
“呵呵,这主意不错,就以宣教部的名义召集好了”李承宗就不信以国家力量颁布的正式解读文本会不能得到大众的承认,要知道这可是用国家力量把古人的文言文整成白话文,让更多的人了解古人的思想和学术,这样一来就能这些典籍避免被某些为了迎合上位者的人别有用心地解读,当事实流传开来之后,你再想要挟制,那绝对会很困难。
至于李唐那边有啥反应,李承宗懒得理会,一群快要走上邪路的腐儒,有啥值得瞧看的?
第55章革儒家的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