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壁上,小团白雾再次出现,随即犹如积雪消融一般自行化去,露出其中站立的红鸟与那狸猫。
红鸟侧头看着狸猫,道:“狸猫,准备实施计划,先挑些落单的和尚下手。那些道士有些扎手,待解决了和尚之后,再做计较。”
狸猫微微点了下头,眨了下黑黝黝墨宝石的眼眸,道:“尊主,我有个想法。我听说这些道士跟和尚两方不对付。若是我们采取些措施,让这两方人马互相出手,那就可以大大有利我们,比如这样……”
狸猫低下头去,往前匍匐几步,凑近红鸟耳边,低声喃语数句。
红鸟静待听完,道:“你这方法不错,这事就由你去安排。”
狸猫眼眸中精光闪过,黝黑的瞳孔骤然缩小,道:“遵命,尊主。”
狸猫轻轻一跃,已是跳下照壁,化为一道黑影,迅疾穿过曲廊,匿入草丛之中,消失不见。
……
整座山庄依山傍水,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片的地形山貌。因山就势,密布古木凉亭,又有那大片湖泊,在清风下碧波荡漾,一副绝世美景不可胜收。
湖泊之中,散落数座小岛。而靠山庄中院附近,那一大片的湖泊被那数个曲廊小院分隔成了大小不一的小湖泊。湖泊与湖泊之间又借助小道溪流互相勾连,形成了活水流淌。
山庄里,山势起伏不定,沟壑纵横,碧草茵茵,林木茂盛,隐隐有莽莽原始森林景象。山间错落的庭院,建筑朴素,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显得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这大片的自然风景和谐地融为一体,充满自然野趣。
这山庄占地广大,远远不是在前门仰望时估计的常见山庄大小。即使是这一大批来客均为佛门两道的大修为有成者,落到这片山林里,也如小舟入海一般渺小。
在这犹如大山的山庄里,去寻找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好佛门里有那黑狗妖在前带路,道门里也有那横眉道长拿着罗盘寻踪而进。
三方人马以随安为头,如是一条长蛇在这山峦之中,起伏疾行,穿山越岭。
却说随安一不敢跳跃前行,二不敢潜水匿走。
若是跳起,必然醒目地暴露行踪;若是潜水,因为至善和尚三人离着自己距离并不遥远,目前所依仗的不过是倚靠山势复杂,不易追踪的自然环境优势。一旦入水,随安自己又不会避水诀,若是被那和尚察觉到,必然连走都走不了。到时候人在湖水中,也就只能落个挨打的份了。
要知道,那金钵、金锣两个和尚手中可都是有远程攻击的法器,而且看那至善和尚颇有些神秘。看他今日居然连韦陀菩萨的法身气势都能显像出来,随安实在不知道一旦靠近,这和尚还有什么本事没有施展出来。随安向来孤军作战,输不起的情况下自然养成了保守起见,不敢冒这个险。故而随安不多考虑,还是选择远走为上。
只是想走,却也不容易。
随安脚下如飞,跃过亭廊,穿过茂林,虽然未曾听到至善和尚等人追来的声响,然而,心中的感觉清清楚楚地告诉随安,后方总有一种紧随而来的绷紧。
迅疾爬上陡峭山坡,随安拐过一棵可堪两人合抱的银杏,直接站立着,后背靠在树干上,连连喘息,胸膛急剧起伏。
“呼……呼……呼……”靠在大树身上,随安喘息数下,舔了舔已是干燥的舌头。
待呼吸平缓一些,耳中咚咚心跳之声渐渐减弱之后,随安闭上双眼,心神向后铺洒过去,感应着身后数十丈范围的气息,捕捉着那道紧紧绷紧追赶自己的心神波动。
多少次,随安就是借助这个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感应,拉开了不断缩减的敌我距离。
蓦地,天地间元气陡然一阵剧烈波荡。
随安诧异地陡然睁开眼睛,尚未疑惑,后方就传来一声嚎叫:“……啊——”
“谁?是谁?出来!”
随安心头一跳,顾不得仔细探究,两手向着背后树干一推,借势就往前奔去。
离着这棵大树距离半百丈远处,一个健硕僧人躺在山坡的草丛里,一动不动。头枕下,猩红血泊不停地向外浸染着青绿色的草丛根部,如同底下冒出了一小股泉眼。少顷,僧人身下已是鲜红一片。
僧人旁边站着一个青年僧人,双手握持包铁僧棍,紧张地望着前方。
刷刷数声,一个中年僧人手持僧棍,带着几个年轻和尚,健步如飞跑了过来,见状大惊,惊呼道:“怎么回事?”
那站立持棍僧人闻言回过身来,刚刚开口叫道:“悟行师兄……”
蓦地,中年僧人悟行面色大变,惊声大叫道:“小心。”
“啵”的一声钝响,那持棍僧人
331 山庄风云相聚会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