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府,属南直隶,今安徽省合肥市。古庐子国,隋初设,称庐州郡。宋称庐州,属淮南西路。元升庐州为庐州路,属江淮河南行省淮西道。到元末明初改庐州路为庐州府,明洪武元年,庐州府改属中书省,永乐元年,庐州府改隶南京。
庐州府的治所在合肥,合肥城自古便是州府治所所在,如今也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林风堂”总堂的所在地。这“林风堂”是一个势力遍及半个天下的大帮派。其堂主林萧南为人正义,品行磊落,在他主事下“林风堂”的帮众经常联合江浙一带明军击杀倭寇保护百姓,所以如今的“林风堂”帮众所到之处百姓官兵皆坦诚欢迎。
这“林风堂”有一传家绝学,林氏家族不管男女人人自幼便习得。这一绝学武林之人是人人望其项背不敢讨教,这便是百步穿杨的箭法“百步杀”——百步穿杨的精妙箭法。
“百步杀”乃林家高祖林木荣根据蒙古鞑子涉猎之法以及柔和中原武林拈花为兵之巧,自创的一门轻取敌性命的箭法。此箭法既有鞑子涉猎猛兽之力,也有中原武林一击致命之精。一但箭矢离弓,必中敌,至于要不要取敌性命,就只在箭手的一念之间。据说此武学最高境界乃能摆脱弓箭,以自身多年修为“化气为弓,化物为箭”。不过练到此境界者除了自幼开始勤学苦练更必须悟性超群。林家除了第二代传人“林风堂”创帮之祖林世聪曾“引折弓将化木为矢”连破数百鞑子兵外,百年来林家再无此类豪杰。不过这并不会使“百步杀”沦落下坯。如今这林家有一人却是百年来林家“百步杀”最精通者,此人虽不能“化物为箭”更不能“化气为弓。”但其箭法在林家众人里以是卓越超群,能“九矢并发,九矢连中”。此人乃是林萧南胞弟,也就是吴乾清结义兄弟兼内弟——江湖人称“八指连绝”的林萧飞。
过几日正是堂主林萧南五十大寿,江湖上大大小小的帮派,不管是有名之士还是无名子人都想一睹林堂主的风彩,所以近日合肥城内豪杰齐聚。那当地的官员见人多势众恐生变事,遂奏上请来重兵布防在了城外。这江湖豪杰纷纷踏来,这“林风堂”上下正加紧忙活着张罗,料想这二堂主林萧飞也该坐镇堂内,可近日一批快马报来,告知那吴氏一家出了变故,这林萧飞顿感惊愕便匆匆带着几名手下出了合肥城建。
林萧飞快马加鞭直奔到了出事的江南小镇。刚到便听说近来小镇里出现过一伙锦衣卫,可继续打听却没有人知道这伙锦衣卫在小镇里办了什么大案,当下就觉得有些蹊跷,心里还侥幸是不是自家的探子误探了消息,可不久便又打听到有人在镇外的河里发现了几具无名的尸体,这才放下侥幸的心理。随即便去寻找发现尸体的人。
那人是一个出卖柴薪为生的樵夫。由于近段时间淫雨霏霏柴薪卖得比往日要好,那樵夫想趁着这些日子多赚些银两,便更加努力的外出打柴。那日打柴经过镇外的河边之时,见河里有一堆从上游飘来的碎柴屑正好被河边的灌木给阻隔了去路,于是想捞起背回家晾干。这樵夫跑到河边欲拿钉耙将碎柴屑扒出,可刚扒开一撮碎柴屑,便吓得魂飞魄散。那柴屑下露出了一具泡浸得变形了的令人作呕的尸体。惊慌失措的他赶忙跑回镇上叫来几十个胆子大的同乡下去捞。这一捞不得了,连连捞出了数具。那群人见尸体已经已经皮开肉绽都不敢仔细查看,随即便在不远处刨了坑草草地埋了。
那樵夫得知林萧飞是为了那几具尸体而来,心里觉得他应该是那些死者的家人。随即答应将他们领到那掩埋处,一路上那樵夫也不忘安慰林萧飞:“希望这些死者都能魂归故里。”
那林萧飞望着一座座隆起的坟包心中不甚悲伤了起来:这吴乾清不仅是他的结义大哥,更是他的姐夫。正是当年带着义兄回到合肥城,自己的姐姐才结识了义兄,见两人情投意合,便撮合了这段姻缘,一晃而过都二十年了。
想到这里林萧飞心头一酸双眼含泪。那樵夫见状赶忙上去问道:“要不要买些祭品,祭奠一下。”林萧飞谢过之后于是给了樵夫一些银两,让他去镇上买些香烛纸钱来。那樵夫见来人给的银两足够丰厚便小步快跑地去了。不过多时香烛纸钱便买了回来,林萧飞又给了些碎银打赏了樵夫,并叫那樵夫回避。待樵夫走远后,林萧飞便点燃香烛焚烧纸钱,林萧飞呆呆地望着坟墓,神
合肥城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