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凤山跌宕起伏,逶迤而来,在长岭山势陡落,形成丘状的小山岗,这就是长岭大队的果场。果园三面环山,千余亩面积,东坡是梨,西坡是李,两坡夹着一块冲地,是桃林。果树疏落有致,密密麻麻的望不到边。果林中还间杂了少量的板栗和柿树。
午饭过后不久,一声长长的哨音划破宁静的天空。场长杨庭宽扯起嗓子。吆喝开工。杨庭宽五十来岁,黑塔一样的块头,面上总是带着一丝笑意,是个很和善的人。他路过知青这栋房子,看他们也齐刷刷地站在场院中,笑着说:“你们刚来,先休息休息,城里人初来乍到,要慢慢适应。”
王剑平知道杨庭宽是好意,但这话听得却有点扎耳,忙说:“杨场长,从报名插队那天起,我们就做好了一切准备。既然是响应号召来接受教育的,我们就不怕吃苦受累。你们能干的事,我们也能干好。城里人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
杨庭宽暗叫糟糕,一句不经意的话伤了他们自尊。他想了想,干咳一下说:“也好,这样,先让你们熟悉一下环境。我找一个人陪同你们看看。”
姚春林不在,王长贵又没来,杨庭宽挠挠头,忽见卢方走出来,忙喊了一声。卢方跑过来,杨庭宽指着王剑平等人说:“你带他们熟悉熟悉环境”。卢方看他们衣着光鲜,面有难色。还没开口。朱丹丹就嚷了起来:“怎么,你也瞧不起我们城里人?“
卢方扫了朱丹丹一眼,嘻嘻一笑:“我有那么大的胆子吗?轻看谁也不敢轻看你朱大小姐啊。”
李琳不依了:“这么说,我们都是娇生惯养了?”
卢方闹了个大红脸,想城里的女孩子个个伶牙俐齿,以后说话可得小心了。朱丹丹还要回敬,杨庭宽忙打个哈哈,瞪卢方一眼:“这是政治任务,你就服从。”
杨庭宽把卢方撂在场院里,捂着嘴乐,带着其余的人先走了。卢方扫视他们,板着脸说:“我陪你们行,但你们赶紧换了这身不合时宜的装扮。上山不是逛马路,荆棘多,挂坏了衣服,我可赔不起。鞋子要平底,爬坡过坎走得稳。“
王剑平觉得有理,挥挥手,都回了宿舍。这些人动作快,很快就回到场院,那行头跟老农打扮差不多。卢方忍不住笑了笑。
卢方带他们上了西坡。西坡是李林。才趟入林中,这帮年轻人就撒着欢跑。那空旷处是油绿的麦苗,快拔节了。这群知青不认识,也不避开,在上面乱踩。卢方急得大喊:“快站住,地里全是麦苗!“
朱丹丹一只脚刚踏在麦苗上,听到喊声,赶紧缩回。她蹲下来扶着麦苗左看右看,一脸迷茫。卢方见她的样子,走近前笑:“怎么,看不出来?“
朱丹丹扭头看着卢方、“这就是小麦?“
“你说呢?“
“那馒头什么时候长出来?“
卢方一怔,旋即哈哈大笑,眼泪都出来了。
“你什么时候想吃,它就什么时候长出来。”
看到同伴们都笑,她知道说错了,脸上有些发烫。朱丹丹的父亲解放前开了家纺织厂,产业不小,解放后虽然充了公,却还有些积蓄,朱丹丹一直衣食无忧。她根本不懂农事,所以象童稚一样天真。
卢方见朱丹丹尴尬的样子,忙伸手拉起她,笑了笑说:“馒头不是水果,不会挂在枝上,要收了麦子碾成面粉。“
麦子的图片他们看过,但形状与韭菜实在太象了。
朱丹丹闹了个大红脸,心里却很甜。卢方伸手拉她,她感到那手很温暖,柔柔的语调,有如春风,那目光更象阳光一样透进她的心坎。她噘着嘴搡了卢方一把,赶紧闪开。
王剑平看着果园里零星的绿地,不解地问:“果园就是果园,怎么还种小麦?”
卢方笑了笑说:“寸土寸金哪。这果树不能太密,太密了,采光不足,直接影响收成,也不方便采收。所以间距大了,会有些空隙,间隙太大,就根据季节,种上些农作物。”
王剑平感慨道:“真是隔行如隔山,以后真的要你们好好指教了。“
卢方摆摆手,说:“你们不熟悉农事,我们不了解工厂,到哪座山唱哪道歌。人这一生,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王剑平连连称是。他对这个农村青年有了些好感。
朱丹丹揪住卢方的话,白了他一眼:“你学问那么大,还有不了解的?现在到了这座山头,你唱什么歌?”
尹玉芳和李琳捂着嘴。,看着卢方和朱丹丹,想不通他们怎么拗上了。
王剑平也笑了,他岔开话题,问道:“这么大的果园,采摘量一定很大?就你们十来个人,忙得过来吗?”
&nbs
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