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三五、厚赏结恩招募策[1/2页]

明末风暴 圣者晨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三五、厚赏结恩招募策
      俞国振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他江流抛出一个人来顶罪。
      而他原本是外乡人,靠着的是瞒上欺下的手段与胥吏勾结一起,这只是利益的苟合,并无多少心腹。他无论抛出哪一个充当弃子,都意味着要冒被对方反咬的风险。
      “俞公子……俞公子,学生有眼不识泰山,你大人勿记小人过,就饶过学生这一遭吧。”他想到后果,便又向俞国振求饶:“今日之事,学生知错了,学生回去之后,必然深刻反省,今后再也不敢随意听信人言……”
      “交出你面前挑唆的人,我倒要瞧瞧,是哪个如此不开眼,竟然害到我头上来了。”俞国振道。
      见俞国振死咬着不放松,江流心此事休想那么容易解决,他一咬牙:“俞公子此地不是正需民夫帮工么,学生愿意说动知州大人发布公,为俞公子帮工,工钱……低些也无防!”
      官府每年可以征发徭役,一般来说是做些个修桥补路的事情,但晚明地方混乱,大户豪强迫使役夫为自己干活之事时有发生,甚至长江一带成了普遍的现象。江流开了这个口,周围钦州乡民顿时嗡的一声议论起来,若真如此,那么他们这些人的工钱,可能就要泡汤了。
      “我家公子岂是这等欺压普通百姓的人物,收起你这恶心人的嘴脸吧。”俞国振听了这话,根本不搭理他,将岸明白俞国振心意,上来冷笑道:“你可以问问这些劳力民夫,我家公子用他们,公道不公道!”
      “公道,公道!”那些民夫顿时鼓噪道:“俞公子是好人,公道不过!”
      “是,从不拖欠工钱,多劳者便可多得!”
      “每日里还有鱼有肉,米饭管饱,每五日有一顿饺子!”
      “还发了衣裳手套,免得我们自家衣裳磨破了,手磨破来!”
      “伤了有癸泉子道长为我等疗伤!”
      一片喧哗声,俞国振善待工人的形象顿时就树立起来,与方才江流试图强制驱使役夫,形成了鲜明对比。江流心里暗骂了几句疯子,哪有这种有便宜也不知晓去占的蠢货!
      俞国振适时举起一只手,众人安静下来,俞国振又道:“不唯如此,黄顺大伙都知晓吧,他先来为我效力,我见他勤恳忠实,便抬举他,教了他一件营生,专门为我的窑场供煤,这才十余天的功夫,他就已经从我这赚走了几十两银子。”
      “啊?”
      有关黄顺的收入,这些时日民夫之类的也讨论过很多次,没有想到他不过十多天的功夫里就赚去了几十两银子,按这么计算,他一年岂不能赚得千两银子?江南,这可能算不得什么,可以钦州,这已经是绝大多数人家几代人也未能积起的家财了。
      “这里的诸位,也是一般,今后每一个月,我们都要做一次评定,凡我这里做工,勤忠的,将得一次优勋,平时表现特别出众,亦会有临时优勋,我这里的管事会将优勋记录册,每获五次优勋,我便授他一门致富的法门,便是比不上黄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俞国振又宣布道。
      这并非他的临时起意,而是很早就做出的计划,赏勤罚懒可不只是口头上的,另外,随着襄的扩充,俞国振需要有人为襄提供足够的后勤补给:禽类、肉类、蛋类,他若是自己来处置这些事情,既分散自己的力量又节约不了多少银钱,倒不如将之转包给他人,自己只要盯住品质即可。
      而且通过这种方式,他可以轻易钦州扶植起一群与他的利益一致的人,这群人数量越多,其出现有才能者也就越多,逐渐将会形成一个的管理阶层。
      唯有这个阶层,才能取代由生员、胥吏和劣绅组成的基层组织,形成的社会秩序!
      俞国振的这个宣布发出之后,顿时周围一片兴奋的议论之声,就是江流,也愣住了。
      若真有这等好事,一年有千余两银子进账,他哪里还需要搞成如今这模样!
      “不对,不对,这绝无可能,他又不是散财童子,也不是赵公明,如何能让人人都发财?”江流转念一想:“这一定是妖言惑众,一定是!”
      将岸却领会了俞国振之意,他上前一步:“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我家公子是何人,我家公子就是发明种珠之术的无为幼虎俞国振……罢了,这地方,想必你们也不曾听说过我家公子。你们只要知道一件

一三五、厚赏结恩招募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