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二二、愿去膏荒祛病根[2/2页]

明末风暴 圣者晨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为此而来。”俞国振笑了起来:“五叔曾经提过这位周阁老,不过是当笑话说的,二伯应该还记得吧。”
      “齿黑相公,面情阁老?”
      这是周道登的一个著名典故,他能够当上阁老,完全靠的是运气,本人缺乏学识与捷才,有次当朝崇祯帝问他“黑齿”是何意,他就说是“齿黑”之意,又有一次崇祯帝问他“情面”何意,他答“面情”之意。其人无能,与至于此。
      “正是,他因无能而被天子罢免,退居乡里,还想怎么样?”俞国振冷冷一笑:“这些人都送官,二伯送些银钱给官府,让他们先拖着,我去一趟苏州府,将后患也解决掉!”
      俞国振提到“解决”之时,俞宜勤心中突的一跳,因为他觉得自己似乎又听到了滔滔的杀意!
      为了这样一件事情,要去杀一个致仕的阁老?
      “国振,你莫乱来,你千万莫乱来!”俞宜勤有些慌了,将俞国振拉进屋子,小声地道:“杀些水贼没有关系,但朝廷命官,哪怕是退休致仕的朝廷命官,可都不是我们能动的!”
      “二伯放心,我是那样不知轻重的人么?”俞国振笑了起来。
      看着堂侄的笑容,俞宜勤的心却还是放不下去:“你虽然是个知轻重的,但行事……太过依赖武力,有的时候,国振,我当真不放心。”
      这是剖心置腹地劝谏,俞国振当然知道好歹,他想了一下,觉得对二伯说出自己的计划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便低声说了一番话。
      初听到他说时,俞宜勤还不停地摇头,然后听到俞国振分析当朝的阁老、官员的性格,乃至当今天子的性格,后又归结到那位致仕的周道登阁老的年纪,他才脸上露出惊骇欲绝的神情,看着俞国振时,除了钦佩之外,还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对于俞宜勤来说,这些都是大人物,天子那是大得了不起的人物,俞国振竟然以周通贵这个小人物为契机,将这些了不起的大人物都算其中……这份心思,也太过可怕!
      “二伯放心,即使没有周道登的事情,南京、苏州我也必须去一趟。首先六叔这模样,俞家南京的铺子,显然是不能再由他管了,这个铺子是我们俞家南京的立足点,若是乡里有什么不便,我们还可以举族迁到南京。二则是和我们先前的方略有关,五叔带来的人手,总得给他们安排活儿,我去苏州一趟,也是为他们活儿做准备。”
      俞宜勤听了之后,好一会儿才慢慢点头:“国振,如今咱们全族都由你拿主意,你怎么说,那就怎么是,二伯见识少,但好歹年纪大,经的事情也多,只有一点……你凡事都要顾及宗族,你身上背着的,可不只是你一条性命!”
      这是他的局限,俞国振也不准备让他改变自己的观点,既然他支持,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我知道的,二伯,事不宜迟,乘着这边的消息还没传过去,我立刻赶往南京,然后就去苏州!”
      “你要带多少人去?”
      “此去用不着多带人手,我只带高不胖和二柱两人,不过,南京的铺子需要一个的掌柜,二伯看谁比较合适?”
      俞宜勤略有些犹豫,长期以来,那铺子都是他们堂兄弟管,现四房的两兄弟已经彻底和家族反目,要想安排合适人手很难。
      “这个……族中的人手有些不足啊,国振有什么建议?”
      “大哥可以,他当铺里帮了大伯好几年,待人处事上完全没有问题。”俞国振道。
      他所推荐的“大哥”是俞国雄,乃大堂伯俞宜简的长子,如今俞宜简年纪大了,平时又是好好先生,家里的事情基本不过问,俞国雄虽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华,但打理一个杂货铺子,问题还是不大。
      反正杂货铺子里原本就有二掌柜、账房,他要做的就是对好账目就是。
      “国雄……是个好人选。”俞宜勤有些失望,其实他希望俞国振提出自己的长子俞国威,不过他也知道,论起处事圆滑稳重,国威与国雄相比还略逊一筹。
      当然就没有办法与国振比了,这个堂侄,年纪才十五,年底满十六,可做起事来……三四十岁的人都比不过!
      “另外,三哥四哥跟着我们去见见世面吧,等五叔回来之后,那些来的家人,可能要由三哥四哥管管。”仿佛知道他心里所想,俞国振这时又说道:“不过,三哥四哥有些轻佻,若是被侄儿教训了,二伯还请勿见怪。”
      “那是自然的,你教他们,那是他们的福份!”听到这句,俞宜勤大喜。

二二、愿去膏荒祛病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