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狠厉,心中却在滴血。这些jg锐武士都是他麾下五千兵马之中的百夫长或是屯长、军侯,绝对是军中的jg锐力量。但是,他现在却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竭力拼杀而亡,这让他如何能够不心痛。
就在丁原犹豫不定始终没能下定决心现身救援张扬等人的时候,司马大院中的混乱已经得到了控制,大院内除了侍婢老幼之外,几乎所有的男丁青壮都聚集到了后院的包围圈外围,就连司马家的主事人及家族子弟都赶到了厮杀现场。
随之,张扬等人的包围圈之外,至少聚集了五百多名司马家族的人,包括家族死士和武师在内。而张扬和杨丑二人的身边,此时只剩下不到五十名手下了。他们被逼迫得挤成一团,已然是困兽之斗,必死之局难以幸免。
正逢张扬和杨丑等人身死存亡之时,此前负责困住十二个大门的两百名黑衣武士,却躲在屋檐下避雨,丝毫没有发现他们的头领张扬此时已经命悬一线。
暴雨之中,院内与院外形成了两种巨大的反差,而这一切全然被丁原看在眼里。形势危急之际,他终于有了决断,因为他此时别无选择。随即他迅速跳下大树,挥手示意亲卫随后跟上,率先奔向司马大院的后门。
“建阳兄,直到现在你才下定决心亲自出手,真是让我失望啊!事情已经做下了,局势也恶化到了这种地步,双方岂能善罢甘休?呵呵呵!此时出手倒也是个好时机,司马家族这么多人都聚在一起,只有布置得当,必收事半功倍之效。几番强弩shè杀之下,司马家护卫必然损失惨重,随后弓箭手分散居高策应,主帅率领两百名jg锐武士集中兵力于一点,戮力拼杀,大事仍旧可成!”
山顶上,李羿一直注视着大院内的局势变化,也留意着山下丁原等人的动静。其间,他看到张扬等人被围杀而丁原却犹豫不决,大为失望地摇了摇头。现在看到丁原终于动了,他不禁心生感叹,既而自言自语地说着眼下最为妥当的进攻计划。
李羿原本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思,居高观望着下面的厮杀。起初他对张扬等人的行动策略漠不关心,至于计划是否得当,他也不置可否。然而,随着形势的急转直下,他反而有了一些兴致,觉得事情越来越有意思。
尤其是司马家族的家族死士的出现,让李羿心头一动,既而开始重视山下双方的厮杀了。没错,他之所以开始重视山下的战斗厮杀,就是因为司马家族死士出现后的一番凌厉表现让他心中微微悸动。
后世史书中的司马懿,前半生引而不发,可谓是半世蹉跎。可是他临到老了,曹cāo都死了,他都是天命之年的人了。这个时候,他反而激流勇进,统兵出征,纵横沙场。一把年纪了,他却能力抗诸葛亮,平定辽东,立下赫赫战功,从而位极人臣,成为独霸朝野的权臣。这期间,他统兵出征之时,一把胡子、头生华发,却能身先士卒纵马疆场,并且每战皆是毫发无损,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他凭什么?智谋、韬略自然就不必说了,只说他五十多岁的人竟然能够身先士卒、征战沙场,并且每每在刀枪剑戟之中毫发无损,他究竟有何倚仗敢如此视天下英雄如无物?
其中的原委,李羿无论是在后世还是重生之后都没能想明白,因为司马懿本人的武艺并不强,可是他却能够身先士卒而后全身而退。直到此刻,李羿终于知道了真正的原因,而答案就在司马家族死士的身上。
大家族组建训练死士,本身算不得稀罕事。因为很多家族都有私兵,训练死士又有什么奇怪的呢?李羿之所以重视司马家的死士,是因为这些死士的训练方法很独特。这些死士完全综合了一般死士和jg锐军士的训练方法,从而总结出独有的死士训练方法。训练成功的死士,出则为将,入则看家护院,并且同样都是jg锐。这种死士有点像后世的特种兵,但是又有不同,因为这些死士的忠诚度极高,为主人之命是从,平时近乎如同死人一般一板一眼的。
李羿对于司马家族死士也仅仅是有些疑惑和好奇罢了。此时他知晓了司马懿纵横沙场又能全身而退的原因之后,便不足为奇了。因为这样死士五原军中其实早就有了,只是没有司马家族死士训练得这么好而已。那便是李屠麾下的一千铁屠军,其实就是这种死士,不过训练方法还有待完善。
第二百二十七章 司马遭劫(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