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7章 庶姐来了[1/2页]

弃妇的极致重生 萨琳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和离!”
      唐谦都渣成这样了,不和离还等着被揉搓死吗?
      或许有人说了,唐谦貌似也不是很差劲呀,薛氏是他的亲娘,对自己的亲妈孝顺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充其量,唐谦是有些愚孝罢了。
      其实不然,在彼时,不管是从宗法上、还是感情上,唐谦孝顺的对象只能是唐夫人,薛氏虽生了唐谦,但却不是唐谦真正意义上的长辈。
      并且,将唐谦抚养长大、为他延请名师、督促他用功上进、帮他求娶世家千金,最后送他入仕途的是唐夫人、及她的父兄。
      要愚孝,唐谦也只能孝顺唐夫人,而不是那个只会在他面前说两句好话,私下里却最疼爱小儿子的薛氏。
      说得难听些,唐谦不顾嫡母恩情,只想着对他的生母尽孝,不管借口多么的冠冕堂皇,这种行为的本身就是一种忘恩负义。
      无论唐夫人当年抱养唐谦是出于怎样的目的,但最终受益的都是唐谦。
      如果唐谦没有养在嫡母名下,没有认唐夫人的娘家做外家,他别说娶王氏这样的世家女了,就是好一些的官宦人家也不会把女儿嫁给他。
      另外,没有唐夫人,唐谦根本不可能年纪轻轻就顺利入仕,即便他是神童才子,在主要靠推荐入仕的大唐,没有重量级的推荐人,他也做不了官。
      前文咱也说了,即便是考中了科举,也不是直接能做官的,还要经过吏部的铨选,而所谓铨选最终也要着落到推荐上。
      科举不成、推荐也不成,唐谦似乎只有‘门荫一条路可走。
      但,亲,请注意,门荫的对象是‘嫡子、‘嫡孙。唐谦依然没有资格。
      可以说。唐夫人对唐谦绝对称得上高恩厚德,而她过世不足一年,唐谦就将她忘在脑后,还顶着‘孝顺长辈的名义,将薛氏送来的美妾俏婢悉数收下,更是异常听话的挨个儿睡了个遍。
      这厮全然忘了,他还要为嫡母守孝三年。
      唐谦的行为,往大了说就是违法。唐律明文规定:‘丧制未终释服从吉,若忘哀作乐,自作、遣人等,徒三年。‘闻期亲尊长丧,丧制未终释服从吉,杖一百。
      按照律法,以唐谦的种种做法,做官是甭想了,他本人少说也要被判个徒刑三年。
      往小了说呢,唐谦这人的德行有问题,且不讲礼数,枉读了这么多的圣贤书。用崔江的话说,就是‘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听了萧南的话,崔江沉默了下来。
      她虽与女儿不甚亲近,但还是了解女儿的。
      王氏打小身边就有王家的教养妈妈跟着,满脑子都是规矩、礼法、家族的荣辱兴衰,跟绝大多数的世家小娘子一样,过于呆板和认死理。以王氏的性子,她不会轻易和离。
      另外,崔江和离的事儿,对王氏的影响不小。
      时下对女子的要求虽不是那么变态,但世家对子女的要求却极严,正常的和离尚且遭人非议,更不用说似崔江那样的轰轰烈烈了。
      当年崔江的事闹得非常大,着实伤了崔家、王家的颜面和名声。
      作为崔江的唯一女儿。王氏的教养和性情遭到了极大的质疑。
      所以,王氏下嫁唐谦,很大一方面是受了崔江的连累,是一种无奈之下的选择罢了。
      为此,王氏曾不止一次的表示,她定要做个贤良淑德的好妻子。
      和离?她连想都不会想。
      崔江暗自摇头。头一次,她对女儿生出了愧疚。
      叹了口气,崔江道:“第二个办法是什么?”
      萧南挑眉,她以为,以崔江的个性,定会赞成女儿和离呢。
      “第二个办法也不难,就是麻烦些,”
      萧南把玩着手里的帕子,缓缓说道:“我记得唐侍郎今年四十有三,仕途正好,偏夫人病逝,家中没有主持中馈、负责交际的主母,很是不便呀——”
      崔江不是蠢人,当下便有些明白了,她双眼泛着亮光,道:“侄媳妇的意思是,釜底抽薪?!”
      薛氏再威风,也只是个侍妾,倘或唐侍郎续弦,唐家有了新主母,她能借儿子的手为难媳妇,主母却能直接收拾她。
      且唐易才四十来岁,还没有老到生不出孩子,待他娶了新妇,新妇产下嫡子,就是唐谦再脑残,他也该明白他要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萧南忍不住坏心眼的揣测,唐谦对薛氏也未必是真的孝顺。
      所谓日久生情,唐谦从小到大,与薛氏一年也见不了几回面,生病的时候

第167章 庶姐来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