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七十八章 做戏[2/2页]

华娱之星世纪 紫塞看门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2月21日,乔含章就开始卖力地和张卫平进行这场“骂战”表演。
      就跟踢默契球一样,这种有了默契的“骂战”也就是看起来热闹,其实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
      那边,张卫平说《集结号》有包场,需要挤出水分。
      乔含章就在媒体上刊登出院线的统计数据作为回应,不到三千万的包场票房,根本没有影响大局。
      又不是《建国大业》那种有行政力量干预的主旋律,全国各地都有包场。
      《集结号》的包场更多的是自发性行为,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行动。
      这边,乔含章紧接着就说《黄金甲》借用经典,隐喻太多,反而显得十分晦涩。
      “周朴园”之于“王”、“周平”之于“太子”、“繁漪”之于“王后”、“四凤”之于“小婵”。
      故事移植到古代,玩点神神叨叨的支线剧情。
      你不就是个电影版的《雷雨》吗?
      张卫平就说这是古为今用,讲究留白。
      把小家的故事上升到家国天下,这才是气势磅礴。
      乔含章说《集结号》的故事性强,张卫平就吹《黄金甲》的画面冲击力好。
      ……
      《集结号》和《黄金甲》的发行方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炒作效果还行,将关注度降低的两部电影又拉了起来。
      甚至还将12月22日的《伤城》的热度给压了下去。
      就算是《伤城》拿到了2400万这个还算不错的首周末票房成绩,也丝毫没有让伯纳的于冬感到欣慰。
      热度都让《集结号》和《黄金甲》抢了不算,听说排片他们也不会减下来分给《伤城》。
      本来按照一般规律应该提高排片的《伤城》只好守着它那30排片率继续放映下去。
      偏偏于冬还不能对此抱怨什么!
      老领导韩三坪可是给他打了电话,说起了《集结号》、《黄金甲》上映时间延长的原因。
      于冬可是北影厂出身,从中影跳出之后一手创立了伯纳,老领导韩三坪在过程中帮忙。
      领导意图领会的很清楚。
      上面既然需要这份政绩,他们这些商人也就只有听从命令。
      比于冬更无奈的就是华仪兄弟的王中钧。
      《墨攻》在国内上映一个月只拿到了5800多万的总票房。
      不光是在国内的票房不怎么样,中韩合资的《墨攻》在韩国也没掀起多大的风浪。
      观影人次30万,折合成人民币也就是一千五百万左右的票房。
      考虑到此时韩国的观影人次比中国还多,这个票房也是扑街得很。
      什么亚洲天团suerjunior,什么国民影帝,统统不管用。
      如果就以现在这个势头进入东南亚市场,十之八九也是个扑街的命。
      亚洲票房累计可能也就是一亿多一些,对比160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简直就是血亏到家了。
      再加上小赔了一些的《夜宴》,华仪兄弟的2006年无疑是亏本的一年。
      这对于一直想着上市圈钱的王中钧来说,真可谓是流年不利。
      还是继续加强和港资的合作吧!
      港岛人手中的资金、人才也都是华仪兄弟所需急需的。

第三百七十八章 做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