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章 流浪街头[1/2页]

愿得伊心人 亦猫熊.CS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摘要
      54
      经历了这件事,当事人所受的冲击可不小。徐老伯恐怕是再不敢给人盲目行医了,并因此陷入颓唐和困顿;而更生也在反省,并由此愁上加愁,忧虑不堪。
      此时的他再度回到家里、回到书房,可因刚发生的事难以释怀,想了许多。他想到父亲年事已高,还险些晚节不保,害人害已,能免除牢狱之灾已算万幸。
      要谈徐老伯的非法行医,虽属个人行为,可也未必不是这个时代和社会的产物。更生突然想问,究竟这个时代怎么了,社会怎么了,个人又怎么了?他有些问题实在想不透,不由又将焦点集中到徐老伯身上,便开始拿起画笔,照着脑海中父亲的困顿、无助乃至焦躁不安样子,画出一幅图像来。
      画毕,他继而写下一行文字:父亲,一个憔悴困顿典型。神经的麻痹,表皮的惊厥,由这静动能组成什么生命?
      画完了这幅画,更生似乎仍然心神不宁,不由扔掉画笔,竟坐在那儿发起愣来。他不禁凝神窗外——
      那时窗外的世界已经丰富多彩,变化万千。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很大变化,有的人披金戴银、有的人住进高楼,有的人开着宝马香车,有的人腰里别着手提电话,而这些显然都与更生家的贫困现状形成落差。他家依然住得是那幢旧瓦房,吃食和日用简朴得不能再简朴,尤其徐老伯那副苍老而困顿的神态总在眼前挥之不去。这时更生坐不住了,他内心自责,便焦躁地起身,在房里踱了个来回,继而失魂落魄地走出房间,走出家门,渐渐地竟蹿到街上来了。
      在大街上他又是漫无目的地游走,显然街景不是他感兴趣的。那他想干什么呢?忽听他叹息一声,才知道其内心究竟在想啥。
      他长吁一声道:“唉,父亲,因为家庭贫困,生活压力,已变得焦虑、盲目,以至于发生非法行医,坑人害已的事情!然而在他身上发生这一切,又岂能全怪他吗?不,其实做为儿子的我才有不可推御的责任。正是因为我的无能无为,才造成自家的贫困状况,也诱使父亲去干那种违法的事情,这说来说去一切责任,莫不都怨我这个没有出息的人啊!”
      此时他正走了很长一段路,可是自己都不知目的地在哪里。偶尔经过一个眼熟的地方,那儿即是潘金莲的茶馆,这更触动一段不愉快的回忆。他想起昔日在这里所受的那场凌辱——
      回忆。那天更生来到茶馆找丽萍,让贪玩好赌的丽萍很扫兴,而开茶馆的潘嫂却走到俩人身边调侃说:“哎唷,让我瞅……这个寒酸书生是谁呀?莫非是你男朋友?”
      丽萍刹时红了脸,赶忙说:“不,他是我哥。哎呀,哥,你瞧自己身上穿的两件旧衣服,衣领都有破洞,难怪别人会笑你寒酸。你还愣在这里干嘛?简直是丢我的脸!”
      丽萍说完毫不理会更生,仍顾玩她的去了。丢下更生却在犯痴犯傻……
      更生犯傻,可也并非麻木不仁,不知羞愧啊!而今这个世道讲究物质生活,贫穷落后就得受人讥笑,就得任由鞭笞;而要想争那么一口气,还非得改变自己。那究竟怎样才能改变自己?这或许才是今日更生落魄游荡街头,苦苦冥思的一个问题。只是一时他也难有答案啊!
      55
      继说更生游荡街头,很大程度是因内心苦闷,出来散心。可是一路走来,他的心情非但没有轻松,反而变得更加压抑和沉重。偏偏那时路上行人不少,他好似觉得那些擦肩而过的人,怎么眼神都含蔑视,嘴角都挂讪笑,甚至呼出的鼻息都带奚落,这可让他无法遁形。他俨然受到了莫大羞辱,于是走路腰都挺不起来,眼睛也不敢直视前方,而一颗头颅连带双肩竟都往下低垂了。
      当然,尽管此时的他很悲观、沮丧,可也没有要毁灭自己的意思。一路上他仍迎着凉飕飕的风,有种逆流而上的感觉。他倒好像是专门来体验这种感受的。不过,终因他在街道上逛了很久,走了很多路,忽然来到一座旱地立交桥下,才止步不前了。
      眼观前面这座立交桥,气势如彩虹,上面车流不息,下面也人流穿梭。不过避开主道,还总算有一块相对平静之地,那就是桥拱夹角,石墩墙跟。然而这里也有不少人,有一个卷铺盖到此落窝的流浪汉,还有一二个摆地摊的小商贩,更见几个或蹲或站或坐的青壮年,他们脚边都立了牌儿,如:水电安装、房屋补漏、搬运脚夫等等,看来这也算自发形成的一个劳务市场。
      更生因走累了,也或对这地方感兴趣,便捡了别人屁股边上散落的砖块,坐下来歇息。这功夫,偏撞见过来一个商场经理,他冲几个脚夫远远招呼:“喂,来几个搬运工,帮我到对面卸一车电器进商场。”
      就一声召唤,让几个青壮年劳力迅速站了起来。也许是“榜样效应”,见有挣钱的机会都想去,更生竟也欠身站起来。于是经理点人头数:“一个、二个、三个、四个。”
      见更生也站着,又问:“你是不是也想去?要去跟着走就是。”
      就这样,更生不知轻重、懵懵懂懂地跟着众人后面就走了。
      待来到了桥对面,见那里停了一辆半挂大卡车,上面堆放了大量冰箱、彩电等。经理忽回身冲跟来的几个人说:“就是这车上的货,全部帮我卸下车,然后又往二楼搬。因为电器卖场和仓库在二楼,卸车有桥板,上楼却没电梯,唯靠人力了。我许诺工费二百元。待搬完了找我来结帐。”
      却说来人包括更生共计五个人。有人好奇地指着更生问:“他哪来的?谁认识他吗?”
      众人摇头。但也有人说:“来了就算,管他认识不认识。反正是靠卖力气挣钱,只要他搬得动说行。”
      这话原很实在,也充满善意,可不料却难为住了更生。只见那些冰箱、彩电,都用纸箱泡沫包裹,一件件都是大家伙,更生一看可不待搬,心里就犯嘀咕:这可怎么搬呀!
      可正当他犯怵之际,其他人说干就干,毫不迟疑。他们正好四人,两个攀上了车,两个在地面接应。在车梁与地面之间搭了一块特制的桥板,车上两人借助桥板将货物挪移过来一溜一滑就下来了。而在下面的赶紧接住,然后挪开,先放一边。在这个过程中更生完全掉单,想插手还插不上,这多尴尬啊!
      可事情仍没完,待货卸到最后,接着是搬货上楼。这回更生更犯难,心想搬那么大的东西,若是众人协同“作战”,各搬一个箱角,或许也行。偏偏那几位又喜欢单打独斗。只见一个工友猛从腰间解下一条布带,然后用背贴着冰箱,用布带将人和物套在一起,再弓背弯腰扛着就一步步迈上了楼梯。随后其他人也都这么干,他们都有布带,那真叫有备无患。当然,其中也有一个大高个,自认胳膊长,力量猛,好似都不用布带,反剪双手扳住冰箱包装箱,迈开步子也能上去了。而独更生成了看客,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因为摔坏了冰箱或压伤了自己可都不是好玩的。
      就这样更生只好退却,他也没理由要工钱,反倒在惊愕佩服之余,冲几位工友竖起了大拇指,并哀婉自责说:“哎呀,想不到你们真能干,依我看真是劳动者能创造奇迹。可是,当我夸赞你们,又怎能不谴责自己?若此自己才真是毫不中用啊!这可怎么办?”
      就在更生自惭自责之际,那几位工友仍干得热火朝天。这时更生站在旁边,看到比较吃力或需要搭手的也会帮上一把,但怕别人误会,还会连忙解释:“我仅是帮一把的,可不要工钱的啊!”
      “不要工钱要你掺和干嘛?”就这样工友还烦他呢。但他不管,该伸手时还伸手,直至帮工友们把活干完了。这时经理来付酬劳,更生却自动退到一边,继而反先他们离开了。
      但他也没走远,重又回到了彩虹桥下。他似对这里仍感兴趣,便桥墩下那几个摆地摊的商贩和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周围转

第24章 流浪街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