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455章 房价暴涨[2/2页]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澹台逍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钱,当时我已听闻漳州市区有两片旧城拆迁,以及6个自然村要征迁。这些拆迁户大约15万户,平均每户至少握着百来万拆迁补偿款,此刻拉升房价,不愁没有接盘侠。”
      “满地是刚需。”
      “均价低、流通盘小、有旧城改造的刚需,配合一点学区房和厦漳同城化的概念,是个很适合讲故事的地方。”
      到漳州安营扎寨后,魏广华他们早已事先踩好点了。
      首先相中当地名校漳州实验小学的学区房——冠城国际,彼时该小区均价约为1万元。
      这是个典型的“学区房”二手盘,小区内“流通盘”不到50套,介于60—80平米之间,只需不到1000万的资金,便可一把吃下“流通盘”,这就相当于控制住了该盘近乎全部的流通市场。
      这一“套路”屡试不爽。
      魏广华其他9个兄弟在其他楼盘如法炮制。
      陆陆续续在市区扫掉接近500套小两居,总共花出去不到1亿元。
      这在当时,几乎扫掉了漳州二手房交易市场的三分之一存量。
      此刻距离6月他们进驻时,刚过去三个月,而漳州的房价已被在他们的刺激下,每平米涨了近2000块钱。
      “十个人要一口气买下这些房子不是易事,难免树大招风。”
      “上数量级的投资,得从老家亲朋好友那里借来身份证。”
      “但亲朋好友毕竟有限,于是,他们就通过中介公司找农民工买身份证,之后再找七大姑八大姨的公司配合给每张身份证出一份收入证明。”
      “银行为了抢客户,对收入证明也不会认真核查。”
      “这样做不仅悄无声息,还能拿到贷款优惠。”
      魏广华说起如此“简单又暴利的赚钱方式,感觉有点上瘾”。
      吃下市区三分之一的流通盘,仅是魏广华的第一步骤。
      接下来,他们找到在当地有一定规模和垄断地位的房产中介机构合作,开始一天一天地刷新手中房产的挂牌价格。
      “只要我们手上的房源一起抬价,再散布房价即将大涨的消息,在售的房东也会跟风抬价,甚至撤单观望,这样市面上的流通盘就不会扩大。我们可以通过对倒交易的方式抬高房价,也可以直接刷新挂牌价。”
      魏广华表示,联合中介机构后。
      就开始通过媒体、论坛、公众号等途径,为“厦漳同城化”、学区房、江景房等概念造势。
      2016年底至2017年初。
      “厦门地铁将修到漳州市区”的消息已传遍漳州的大街小巷,“同城化”的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市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为房价疯涨的催化剂。
      加之旧城改造和自然村拆迁形成的刚需。
      以及泉州、厦门等省内土豪纷纷赶赴漳州扫楼。
      这个偏居闽省东南一隅的四线农业城市,在市区人均收入约3000块钱的情况下,市区房价却以近乎“一天一价”的态势,从六七千元起步,向15万元、2万元、25万元、28万元进发。
      2017年4月初,魏广华在漳州宾馆见到记者时,满面春风得意。
      在袅袅腾起的雪茄烟气中。
      他说这辈子从未想过有如此轻松的赚钱方式,他们手上近500套房已基本都转手,当时投出去的12亿元,净赚约2亿元,已经开始寻找下一个城市。
      如果把各利益团体的收益都算在内,这些利益团体收刮了不下百亿的民脂民膏。
      漳州当地一位官员气愤的告诉记者:
      “这不到一年的房价涨势,我看在眼里,感到心酸和气愤。”
      “在这种风气的感染下,将来没人愿意脚踏实地做实业。”
      “炒房团掠夺的是几代人的民脂民膏,透支的是一个青年家庭一生的财务支出。一个炒房团就能轻松卷走2亿元,5个团就是10亿元,这些都是老百姓辛辛苦苦攒下来后,拱手送给他们的。”
      这是一个有良知官员的心声!
      魏广华就要离开漳州了,去寻找下一个猎物。
      在他的“团队”进驻福建漳州的9个月里,这里的房价高歌猛进,他带来的2000万现金,也只花出去了1000多万,现在卡里一共躺了接近5000万现金。
      “炒房要的是够准够快够狠,无异于刀口舔血,狠赚一把就要离场,寻找下一城。”
      “9个月时间,均价涨2倍,个别楼盘超过3倍。”
      在这闽南人极为重视的清明节,泉州人魏广华缺却“舍不得”回家祭拜先人,他“窃”以为自己为漳州房价的巨幅飙升。
      “做了不可推卸的贡献”。
      很难想象,作为楼市炒家中的新兵,魏广华的捞金速度竟如此之快。
      在一轮轮的房价上涨中,有的人暴富了,更多人的未来被房子裹挟,艰难前行。

第0455章 房价暴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