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项凌和钱维一同出了御书房,一路从中朝穿过,走到了大早上还没几个人的御桥,项凌才停下脚步转过身,对跟在身后沉默不言的钱维道:“你方才为何要故意那样做?”
“下官多谢将军推荐之意,只是下官请教将军,下官在大理寺平庸多年,却与其他三党官员相交甚好。若是突然得将军提拔,将军该以何理由与下官撇清关系?下官又该如何能继续在其他官员中周转探取消息?”钱维不卑不亢迎向项凌的质问。
项凌被问的哑口无言,钱维又道:“下官再问,大理寺暂无空缺,将军欲将下官提拔到哪里?若是下官被调离大理寺,那又该找谁来接下官在大理寺的位置?又该找谁来帮陛下探取大理寺的消息?”
项凌面子上有些挂不住,扭过头道:“是我考虑不周了。”
“将军提拔下官,下官感激不尽。为陛下所图的宏图大业做想,下官还不到升迁的时候。”在大理寺向来平庸的钱维这时在空旷的御桥路上站的如芝兰玉树挺拔青松。
项凌抿着嘴巴看着英姿勃发的钱维,神情莫测,突然道:“你们在朝中有多少人?”
“什么?”钱维没有反应过来他问的是什么,有些不解。
“没什么。”项凌甩甩袖子,转身先行离去,留给钱维一个高深莫测的背影。
项凌把谏议大夫的事情处理的很好,没有攀扯也没有刻意打压或抬高谁,朝堂这潭水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朕很欣慰。后来早朝的时候四皇叔的人趁机为项凌请官,说项凌回京这么久了,这次的事情办的还这么好,早就该给他派个京城的差事了。
朕觉得有理,又问该派何职。四皇叔说理应进兵部为兵部列曹侍郎,国舅爷说应掌右神武军,太傅让朕装作还没拉拢到项凌的样子,所以他也掺和一脚说项凌应为枢密直学士。
不过不得不说,这些人真是狠得下心舍得一个个的好职位去拉拢项凌啊。这些官位虽然品级不高,远比不上项凌一品镇国公的爵位和从一品骠骑大将军的官位,但是都是京中连皇亲国戚也眼馋的有权有势的肥差啊。
朕敲着御案,听他们吵了半天,觉得肚子有些饿。看了看恭敬武官行列中仅次于四皇叔的项凌,眯了眯眼睛,抬手止住他们的争吵,道:“既然各执己见,便压下待议。”
太傅瞠目结舌诧异地看了朕一眼,马上收敛神情在四皇叔和国舅爷之前拱手称:“谨遵圣意。”
朕扫了一眼殿下的众臣,太傅一派率先附议,而后四皇叔一派和国舅爷一派不甘心地跟着附议,最后才是末尾一排没权说话的小官们跟着附议。
朕眯着眼睛听着自己肚子的叫声,给了小涂一个眼色。小涂立马宣布退朝。
朕回到紫宸殿却没有用早膳,而是等着太傅。不料太傅并没有来追问朕为何不听他的建议,朕有些意外。
意外归意外,饭还是要照常吃的。
母后从小教导朕不要奢靡,所以朕的早膳完全没有小话本里描写的皇帝用膳那般奢侈,也就是两素一荤加一个一汤。是不是觉得朕是空前绝后的好皇帝啊?
不不不,你们没有吃过,不知道朕的御厨做菜有多难吃,偏偏那个老头子还是母后的什么什么恩人,朕尚未寻到打发他的借口。而且朕喜欢麻辣鲜香,但是那个老头子是南方人,口味淡的很,从来都不舍得放盐,朕这个年代还没有地理大发现,辣椒还没有传到我大周,没有辣,只有麻,可是他连花椒都不舍得放,朕有些稀奇,朕富有四海坐拥天下,竟然连花椒都买不起了么?朕没滋没味地吃了这么多年了……纵使山珍海味鲍鱼海参,又有什么分别。
七皇叔说朕只是吃腻味了,越来越挑食了。其实吧,朕觉得甚是有理。
看着试食的小太监每道菜都吃一口,朕心里其实很难受。谁愿意每道菜都被他夹一口啊,居然敢在朕前头先吃。不过想想朕的小命,还是忍了吧。
朕就着小黄瓜喝着红豆膳粥,对一旁的小涂道:“小涂啊,朝中三品大臣每天吃几个菜呀?”
“回陛下,奴才听闻御史中丞大人每餐八菜。据说前朝皇帝用膳都是十荤十素,这还不算上点心水果。陛下真是千古以来勤俭节约朴素爱民的典范,堪称千古明君啊。”小涂很有眼色,知道朕心中所想。
唉……没办法,朕就是这么伟大。
“嗤,小八真是越来越会睁着眼说瞎话了,你当陛下桌子上的冬天种的新鲜黄瓜是三文钱一斤的?”
&n
第十五章 七叔的礼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