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二日起了个大早,今天不必早朝,朕早早的召来太傅,向他禀报了朕昨日的战绩,太傅摸着小胡子提醒朕不要洋洋自得,还要小心行事,然后他免了朕今日的功课。啊哈,朕得意的笑,朕得意的笑。
朕的生活枯燥的很,虽然不必早朝,但是还得批折子,和大臣们议事,和四皇叔还有董国舅虚与委蛇。中午用了午膳,美美地睡个午觉,醒来接着议事。然后批折子批到半夜,累了就睡在紫宸殿,还能站起来的话就到德妃那儿和她一起睡。
朕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打着哈欠听着下面董国舅和四皇叔吵架。
唉,不就是一个京都府左少尹么,至于你们都快打起来么。京都府司郎官是母后留下的一个老头子姓杨,为人比礼部尚书还过分耿直,礼部尚书最多爱唠叨爱挑朕的毛病,那个司郎官杨老头谁都敢得罪,偏偏还是两朝老臣又不少门生,官位不高,面子很大。
国舅爷和四皇叔也都想在京城能便宜行事,所以盯着京都府都快盯出神经了,那个司郎官老头都六十了,还是铁打的身子一样,上蹿下跳没毛病,把京都府守得跟个铁桶一样。所以好不容易有个左少尹回家守孝了,他俩就在朕的御书房打起来了。
朕只能一边一边的感慨,果然母后太强大啊。
他俩吵得不可开交,然后让朕做主。朕没有合适的人能顶上这个位置,而且被国舅爷和四皇叔逼着也不能把自己的人安插进去,所以就听从太傅的教诲,让他俩自己斗,反正朕有杨老头盯着呢。
尽管如此朕也不能轻易开口,敲着桌子叹口气道:“京都府左少尹回乡守孝倒不是大事,朕比较好奇工部什么时候才能把开封段的黄河河堤修好?明年若是发了大水……”
“陛下安心,臣已经督促户部侍郎,务必亲自监督黄河河堤,保质保量尽快修好。”董国舅连忙拱手回道。
工部早就是董国舅的天下了啊,朕插不进去,也只能尽量逼他好好办事罢了。唉……花钱是小事,只要不出人命就好。
朕冷哼一声,道:“尽快?尽快是个什么时候?要是赶不上明年春涝,整个工部都扛着沙包给朕堵堤坝去。”
国舅爷连忙弯腰弯的更低,道:“臣定当督促他们在明年开春前……”
“开春前?本王倒是不明白了,若是堤坝修整之后还没来得及再复查一边就升了水,国舅爷可能拍着胸脯保证这堤坝万无一失?”四皇叔趁机踩上一脚,还在朕面前提到“国舅爷”这个称谓,大家都知道“国舅爷”并非名正言顺的国舅爷,只不过是私底下的称呼罢了,还没人敢拿到朕面前说。
朕自然是极上到的接话:“四皇叔说的有理啊,你看怎么办,国舅爷?”朕也阴阳怪气地咬着“国舅爷”三个字,跟着四皇叔一起打他的脸。
国舅爷身子又弯了几分,拱的手都快拍到地上了,腰背真是好。他说:“陛下教训的是,臣这就命他们务必在腊月底修整好。”
“现在都已经腊月初了,国舅爷匆匆修复堤坝,这质量该怎么说?莫不是以次充好?”四皇叔真是……太合朕胃口了。
“臣自然会命他们在正月里仔细复查三遍,确保万无一失。”国舅爷对朕恭敬说完,又冷哼一声对四皇叔道:
第十二章 四皇叔和国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