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现在又正好是午饭时候,看着厂里进进出出的人群,我估算了一下,这厂子的员工比以前居然多出了数倍之多。
“怎么样?还是不是觉得很惊讶?是不是觉得你眼珠子要掉下来了?哈哈哈!”下了车,张震海一手插腰,另一手指着厂房得意地直笑。
“好家伙!我瞧这规模比以前大了好几倍啊!你们怎么搞出来的?这才多久?大半年啊!”
“怎么搞?人搞的呗!毛主席教导,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嘛!”张震海瞧我这样,更乐得直笑,周云在一旁带着笑容,连忙招呼我们先进办公室再说,等到了装修一新的办公室后,我再次提出了疑问。
“嘿嘿,别问我,问你师傅去,告诉你,这可全是他的功劳!你还不知道吧?现在周厂长不仅是我的厂长,还是这厂子的股东了。”张震海美滋滋地点起支烟,指了指周云。
周云谦虚地笑笑,这才说道:“小杰,其实也没什么。别看厂子大了,可投入的资金也多,当初为了扩建这厂,张总还向银行贷了二百多万呢!”
“贷款?”我愣了愣,直到周云把情况仔细说后,我这才慢慢明白过来。
当初张震海聘请周云后,周云就把全部心血都扑在了这家工厂身上。说实在的,深圳的确是一片风水宝地,在这做生意可比在东海好做多了。何况,又有柳玫当初的承诺,给张震海拉了不少大单过去,再加上香港那边的订单,没几个月,以张震海的工厂生产能力,工人三班连轴转也干不完了。
这时候,原本以张震海的建议,是想把那些单子分出去给别的厂做,以保证供应。可这建议刚提出来后,就给周云否决了。周云虽然在接生意上帮不了张震海太多的忙,可在生产、管理上的经验那是绝对丰富,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经过几个月下来对工厂生产能力的了解,再加上周云特意走访了深圳其它同类厂家,他经过考虑,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也又有很大成功可能的建议。
这就是利用订单上的优势,尽快加大工厂的生产能力,使得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这既能解决生产不足的问题,又能让工厂在这种契机下从一个加工型企业转变成一个具有自己独立品牌的中、大型企业,取得生产、成本、采购、销售上更大的优势。
周云不仅是提出建议,还用他多年的经验写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张震海看过计划书后,和周云相互商量了几天,终于下定决心大干一场。
他拿出了所有的钱,再托人从银行贷了笔款子,先以老厂房为基础不动,一气买下了周边的一块地,建起了一幢新厂房。等设备到位后,再把老厂房的流水线转移过去,继续对老厂房进行改造,直到前个月,两幢厂楼终于全部完成,流水线规模也从原本的一条流水线变成了五条流水线,使得工厂实力大大增加。
现在这家厂子,已经在深圳小有名气了。由于工厂规模的扩大,周云在成本上也能做到最大的压缩,更靠着他管理的经验,使得工厂的产品质量步步上升,为工厂带来了更大的利益。
虽然现在还欠着银行的钱,可是工厂的订单计划,只要干上半年就能把这些钱全还上,干上一年,当初投入的成本也能全部收回。张震海豪爽而爱赌的心态,加上周云多年的经验和卓越能力,两人配合得是天衣无缝,默契之极。如果不是限于资金的问题,以他们的计划还想再扩大一倍,成为深圳同行中的龙头企业。
“瞧见后面那块地没?”张震海拉着我来到窗口,指着厂房后的一块空地道:“这块地只要再等一年,就会是厂里的新车间大楼了!周厂长说了,我们光有产品不行,还得有品牌,没品牌的东西再好也是卖给地摊价,等新大楼建好,我就打算招一批大学生进来,搞搞产品开发什么的,把我们厂的东西不仅要卖到国外去,还得卖到全国各地!”
说到这,张震海的表情中显出一副豪情壮志,让我看得感叹不已。没想到,经过这些年磨练,张震海比以前更成熟了这么多,还借着这片天空,一手一脚地打出了实打实的产业。同比较幸运地我比起来,他不仅更有能力,也更有魄力。至于周云,当初我把他介绍给张震海也只不过是为了给他找一个合适的工作,没想到他会配合张震海一起干出这番大事业。一个是我的好兄弟,一个是对我有恩的好师傅,他们两人有今天的成绩,我真是从心里为他们高兴!
第一百三十四章 壮志豪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