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越南日军的任务,交给了这位最年轻的军长,在军中,其实还有多少有些议论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议论,让雷太鹏这位科班出身的军人,对即将进行的战事愈加慎重。
“无妨,范司令授予我全权处理进攻事宜,现在仅仅五天,司令肯定不会见外。不过,我们的进攻机会,也快要来临……”
雷太鹏并没有详细解释,但是他的目光,却是看向了地图上,代表自己这个军箭头所指方向的位置。
那儿,是个中文名叫金兰湾的地方。
范哈儿当然不会责罚雷太鹏,在得知了雷太鹏的进攻计划后,范哈儿反而希望自己手下这个军长能够谨慎谨慎再谨慎,千万不要为了一个目标而盲目犯险。
在担任了缅甸、暹罗和法属印度支那战区司令,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后,范哈儿现在直接坐镇仰光,和英军守城将领史密斯一起,直接负责缅甸境内的战事。
因为缅甸对于中国和英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扼守重镇,不像其他战场一样基本上是移动指挥部,所以范哈儿这个远征军司令坐镇这儿自然极为合适。
他一面协调者雷太鹏军的行动,一面却是和东南亚舰队的陈策司令官,在商量对荷属东印度巴板地区的增援。
眼下东南亚战场最危险的不是巴丹半岛,也不是新加坡,而是还没真正进行大规模作战的荷属东印度婆罗州油井地区。
这儿是日军必攻之地,同时也是范哈儿西南地区的石油大动脉。
范哈儿可以不在乎巴丹半岛,可以不理会丘胖子救援新加坡的要求,但是绝对不会忽视了自己的油田。所以这位远征军司令上台后,所提的第一件时间不是缅甸、暹罗的战斗怎么打,而是提出怎么确保荷属东印度的盟军油田。
在和陈策联系后,范哈儿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论,仅凭东南亚舰队的实力,根本不是南云舰队的对手。
“必须尽快和金海军上将还有麦克阿瑟联系,仅凭我们无力进行确保油田区,而如果按照美国陆军参谋部的计划直接将油田毁坏,那绝对是一个愚蠢的主意。”
范哈儿并没有直接展开单方面行动,而却决定联系麦克阿瑟他们。
而此时的麦克阿瑟跑到华盛顿后,过的很不如意。
当他得知华盛顿决定坚持“欧洲第一”的战略重点,并且不会任命一位最高统帅来指挥太平洋战争的时候,麦克阿瑟更加懊恼了。如同多数美国人一样,他认为他从科雷吉多尔岛调回来就是为了担负这一要职的,但是陆军和海军之间的冲突使这一任命成为不可能。金海军上将拒绝接受由一位陆军将领向他的海军将顿发号施令,理由是既然海军的作战将决定抗击日本的战争的进程,尼米兹必定是当然的人选。但尼米兹的军衔比麦克阿瑟低,资历也比他浅。
对日作战的指挥权将由陆、海军平分,尼米兹担任太平洋地区总司令,这个地区包括新西兰、萨摩亚、斐济,西至一百六十度黄经圈,这便是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管辖区的东部界限。苏门答腊、马来亚、缅甸和印度洋仍由英国人控制。
麦克阿瑟立即发现自己的职务原来是“澳大利亚新几内亚所罗门暨菲律宾盟军陆、海、空军总司令(与尼米兹职位相等)”。
他仍然深信不疑的是,在有关这场战争的所有错误决定中,最莫名其妙的恐怕是没有建立太平洋的统一指挥。
他对华盛顿的“海军阴谋集团”本来深怀怨恨,曾经骂它剥削了他在菲律宾的增援部队,现在对它更嫉恨在心。他认为正是这个小集团使他不能担任太平洋的最高统帅。他很沮丧地发现,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命令剥夺了他的统帅权,这道命令把很大部分的指挥权保留在参谋长联席会议手中,以避免太平洋的几个管辖区日后发生竞争。麦克阿瑟因此不得不向马歇尔将军汇报并从他那里接受命令。尼米兹将通过金海军上将接受指示,他们之间的任何分歧将由参谋长联席会议解决。
最使麦克阿瑟恼火的是,他发现他不能直接指挥任何一国的部队,也不能左右战略,西南太平洋盟军的陆军部队由澳大利亚将军托马斯?布莱迈指挥;美国舰队澳新海区海军司令赫伯特?利里海军将军负责海上作战。盟军空军最初由乔治?布雷特将军指挥——后来麦克阿瑟设法撤掉他,换上自己的“巴丹帮”中的人,这个人已在澳大利亚建立了司令部。
麦克阿瑟眼前还不能说服马歇尔将军,后者还坚持要把温赖特将军提升为四星上将,以便让他统率仍在菲律宾进行战斗的所有美国部队,包括游击队,麦克阿瑟对此提出抗议也不管用。
就在麦克阿瑟和金海军上将在华盛顿遭遇不如意的时候,亚洲的一份电文,却是让他们突然来了希望。
范哈儿致电两位美国将军,希望通力合作,进行在荷属东印度油田的保卫作战。
油田是一个对于盟国来说同样十分重要的存在,之前美英两国,都以重点进行欧洲序列为由,不愿意全力保护那片油田区,但是现在突然出现一批中国军队,表示愿意主动进行保卫作战,这让麦克阿瑟和金海军上将怎么不兴奋。
如果这一次战斗打好了,就可以掐断日本企图快速获得石油资源的期望,到时必然对他们的国民经济和军事资源产生极大的钳制,而这也必然让华盛顿和国会山的那些老爷们看到了太平洋战场速战速决的希望。
“……所以这一战必须打,就算华盛顿不愿意提供支持,我们也要动用我们手上所有可以动员的物资,和那位中国的远征军司令一起,携手进行好这一次战斗。”
已经和金海军上将结成联盟的麦克阿瑟,立刻得出了这一结论。
两人商量后,决定让金海军上将继续在华盛顿的游说,而麦克阿瑟,直接快速返回澳大利亚,动员自己手上仅存的军事力量,和范哈儿一起,进行荷属东印度的保卫油田作战。
麦克阿瑟手上的军事力量不多,并且直接可以动用来到荷属东印度作战的兵力,更是极为稀少。何况根据范哈儿的计划,这一次作战的主要兵力,应该以海军为主,以阻止日军登陆为第一目标。如果让日本陆军登陆了,那就算盟军自己不破坏油田,在战斗中,也难免会损坏油田区,继续作战意义已经不大,所以盟国陆军在可能的战斗中实际用处不大。
幸好,这次麦克阿瑟拉上了金海军上将的关系。
这位太平洋海军司令兼任海军作战部长手上,还是有几艘可以动用的舰艇的。
当麦克阿瑟才刚刚抵达澳大利亚,还没和范哈儿会和的时候,人在仰光的范哈儿,就从盟军联络处得知,美军的三艘巡洋舰和两艘潜艇,已经达尔文港,准备前来仰光和他的东南亚舰队会和,共同参与荷属东印度的油田保卫作战了。
这几艘军舰数量是少,但战力当然已经足够强大了,在小规模的海上战斗中,足以改变战斗的最后结果。
如果不是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在进行另一项军事行动,恐怕金海军上将还可以抽调出更多的军舰来。
因为自从珍珠港事件以来,罗斯福就一直在敦促他的军事计划人员寻找轰炸东京的办法。
第三百二十五节 油田保卫战计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