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十五节 东南亚盟军司令[2/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的决定应由首相来作。
      丘吉尔在圣诞节还要埋头处理其他问题。除了在卫理公会教堂作早礼拜,有机会和总统一起起劲地唱了一会儿颂歌之外,他在那一天几乎再也没有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但因为最近的太平洋的战局实在对盟国不利,罗斯福和丘吉尔两人在看过范哈儿的建议书,最终在讨论设立东南亚战区以及战区盟军司令部的时候,都一致认为确实有必要设立几个盟军战区。而第一个战区,正是目前战事最危急,也最为需要的东南亚战区。
      但随后,关于这个盟军战区司令部的组成、权力范围以及司令人选,两人却是出现了争议。
      “首相,我相信麦克阿瑟绝对是最好的人选,你可以放心……”罗斯福总统提出的人选,自然是自己的爱将麦克阿瑟了。
      而丘吉尔却是大大摇头:
      “总统先生,不是我觉得麦克阿瑟将军不行,只是他现在的部队,已经撤离了马尼拉,对于前方的战事,已经无法发挥最大的影响。而现在东南亚正在进行主力作战的,正是皇家陆军,所以我觉得现在坐镇新加坡的亨利?波纳尔爵士,才是最适合的东南亚盟军总司令人选。”
      “不,不,首相,我觉得困守新加坡的亨利?波纳尔爵士,更主要的职责还是指挥新加坡战事,他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管理整个东南亚战区的事务。相反,麦克阿瑟将军有和日军正面作战的经验,而且现在已经安全撤退,由他来负责指挥整个东南亚盟军,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
      知道英国人作战风格的罗斯福,根本不愿意将自己的军队交出去。
      不然什么时候美军当了英军的盾牌,对面的死胖子还根本不会承情。
      丘吉尔肯定不愿意将“光荣”的英军交给美国一个败军之将,所以还是坚持,甚至提出了让在澳大利亚的韦唯尔来担任司令,无奈还是无法说服罗斯福。
      如果现在太平洋的战事顺利,罗斯福也许还愿意让出部分指挥权,但现在实际是盟军正在不断败退中,这让罗斯福怎么可能把军队交给最善拉别人挡炮火的英国。上次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候,法军就在这方面受过英军的按照,罗斯福肯定不愿意犯同样的错误。
      虽然丘吉尔很骄傲,也大胆的在罗斯福这个老朋友面前坚持己见了,但当罗斯福真正祭出杀手锏的时候,这位首相还是无奈的退缩了。
      因为罗斯福说了一句:
      “如果首相坚持要让远东英军司令阿奇博尔德?韦维尔爵士将军担任司令,那么战区的武器补给和物资供应,就必须从中整个盟军系统中独立出来……”
      “好了,总统先生,你赢了,我相信远东英军在这个时候,肯定愿意服从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
      形势逼人强,在远东已经全面奔溃的大英帝国,在这个时候根本离不开美国的武器和物资供应。
      就在总统和首相商量好自己心中的东南亚盟军总司令人选的时候,远在昆明,提出这个主义的范哈儿,却是丝毫不知道情况。
      他刚刚视察了设立在昆明的一个秘密研究基地。
      这个研究基地,研究的可是时下最高科的军事技术——导弹。
      随着德军开始在英伦三岛上使用v1、v2导弹发起攻击,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这种威力极大的武器。而且以讹传讹,名声被夸大了好几倍。
      作为早前长期和德国有军事合作的西南联盟部队,他们对于德军的这种高技术武器,当然并不陌生。
      实际上,范哈儿派遣到德国去的大量军事间谍,虽然从中获取的有效情报不多,但这种德国人三十年代起就开始研制的武器,在范哈儿眼里,并不是特别机密的事情。
      只是他同样知道,历史上德国的导弹威力虽然巨大,但是并没有帮助德国赢得二战。导弹真正的威力,一直要到二战结束后,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才开始真正展现他的威力。而这个年代威力最大的v2,虽然已经完全具备了弹道导弹的威力,但是研究和制造的成本太高,制造技术水平又太高,实战应用价值并不大。
      不过范哈儿虽然了解这一情况,却还是决定研究和制造导弹。
      他制造的,正是在二战中实际名声并不如v2的v1导弹。
      历史上,v2导弹因为已经弹体庞大,技术先进,是真正难以拦截的战术武器,属于弹道导弹。但这个名声不显的v1导弹,却是技术极为简单,德国人制造这种导弹,从设计到开始动手制造,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而它的性能,也确实远远无法和v2导弹相比。投入使用的第一年,德军发射了八千多枚v1,但有将近一半,都在中途被英军摧毁了。
      因为这种导弹的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太低,英军的新式战斗机都比它飞得快,所以只要被英国空军飞行员发现后,基本都能被摧毁。所以这种实际制造了三万多枚的导弹,对于英国造成的损害,反而远远不如发射效率一直不高的v2。
      而范哈儿之所以决定制造v1,却是看中了他最大的优点,那就是设计简单,制造成本更低。
      范哈儿的技术人员,甚至不需要特别研究,只要根据间谍拍摄的v1导弹照片,就能差不多把它的原理弄清楚了。而这对于研究技术和制造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非常有优势的。
      v1这种导弹在这个年代技术“不先进”,作战水平“不高”,却仅仅是相对v2来说了。实际上,范哈儿知道,这种原理导弹的v1导弹大规模,实际还要到20世纪后半叶。根据他原理制造的巡航导弹,绝对是以后那个年代,实战价值最大的武器。
      只有事实了解v1的范哈儿,才能理解巡航导弹对于实战的价值。
      范哈儿甚至连自己技术部门仿制的v1导弹名称都相好了,就是“战斧”。
      他准备大批量大规模的制造战斧,他固然技术不够先进,但熟知巡航导弹攻击诀窍的范哈儿相信,到时候只要采取饱和攻击的手段,那对手绝对防范无门。
      实际上,这种巡航导弹对于拥有精锐空军、并且背后有美国不断提供飞机补给的英国来说,也许是容易摧毁的目标,但对于物资极度缺乏,自身武器产量很低的日本来说,如果范哈儿利用战斧进行饱和攻击,那绝对会成为日本人的噩梦。
      就在去年,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验,“战斧”导弹终于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但范哈儿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在研究小组完成“战斧”巡航导弹的定型和制造以后,立刻指示他们进行导弹舰艇化的研究。
      因为体积较小,威力同样稍小的v1导弹,实际非常适合发展为反舰导弹,历史上第一种反舰导弹是纳粹德国在1943年7月研制成功的hs一293a一1型空舰导弹,它的主体样本就是来自v1导弹。

第三百十五节 东南亚盟军司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