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九十五节 隔岸观火[2/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并且收获颇丰,利用亚洲的战争大发战争财,为美国走出经济危机低谷作出了较大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般是从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进攻波兰算起,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日本侵华战争,却早在1931年9月18日就开始了。常说的“八年抗战”是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算起的,其实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是八年而是几近十四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虽然蒋介石自己不抵抗也不允许张学良抵抗,但在事变当天就有沈阳警察与日军战斗,而且后来东北义勇军又一直在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
      2003年2月28日《文汇读书周报》发表过一篇题为《该告别冷战思维了》的文章。作者(署名“老石”)说:“美国从来没有对我国提出过领土要求,在抗战中给予中国最大的支持与帮助。”并且举了飞虎队、二战援华物资为例。作者显然不知道,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整整十年时间美国所做的并不是“支持与帮助”中国,而是不顾我国的一再反对,把“废钢铁”和木材卖给日本,使日本得以用这些东西做成飞机、枪炮和炸弹,攻打中国。
      当时陶行知先生鉴于美国军事物资源源输往日本的严重性,曾经策划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成立一个经济研究会,由那时在美国的经济学家胡敦源先生主持。研究会搜集美国官方资料以后发现,先天不足的日本,侵华所需军事原料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其中从美国进口的最多,1937年占到百分之五十四点四,1938年更增加到百分之五十六。
      陶行知先生离开美国的时候,曾经在临别演说中专门说道:“我回国参加抗战去了。如果有一天我被日本炸弹炸死,请你们不要忘记,我身体的百分之五十四点四是被你们美国炸死的。”所以讲,如果说二战之初美国对大西洋彼岸的欧洲是“隔岸观火”的话,那么它对太平洋另一岸的亚洲则是“隔岸助火”了。
      尽管国民政府最高层不乏宋子文、宋美龄兄妹那样与美国关系说得上“亲密”的人,范哈儿和他背后的财团,也积极游说美国高层,但还是无法该表美国其他财团的唯经济利益是图的决定。
      1938年9月国民政府把早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与罗斯福总统有同窗之谊的胡适派到美国去做大使,但美国政府仍然像京剧《沙家浜》里胡传魁唱的那样,“一点面子也不讲”,反过来继续大量向日本输出战略物资的行为又持续了三年多。
      美国高层政治人物希望日本进攻苏联,所以对他大力支持,而美国财团商贸界,则是想利用日本大发战争财,同样支持日本。
      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在的日美关系会保持什么水平,当然也就是可以预料的了。
      前阵子苏日两国签订了停火方面协定,美国对此很不高兴,算是除德国外最介意的国家了。美国政府担心,如果日本停上在哈勒欣河(即哈拉哈河)的战斗,那它将向南方推进,并担心随着协定之后苏日两国将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对此,范登堡曾宣称,如果日本敢于同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那美国将立刻禁止对日贸易。
      当然,苏日此时并未缔结互不侵犯条约。日本陆军最精锐的关东军仍部署在靠近苏联的中国东北。因此,虽然美国官方有时也发表一下谴责日本在亚洲侵略方面的讲话或抗议,但美日之间的斗争“仍然是一场舌战”,美国不采取任何足以制止日本侵略政策的实际措施。
      鉴于日军于1939年2月占领海南岛,这已经成为日本向印度支那和东南亚其它地方推进的基地,5月,日本政府又要求英美承认日本有权管理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上海的租界,这严重侵犯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利益。美国在1939年6日曾宣布:1911年的美日商约从1940年1月26停止生效。
      但直到第二年,罗斯福才真正对供应日本的石油和废铁实行许可证制度。而事实证明,许可证制并没有起重大的影响。1940年8月间发给的对日出口的石油产品许可证要比1940年的前6个月所发的总和还要多。在生铁和钢的供应方面情况也与此相似。1940年8月间,有30多万吨的生铁、废铁等物输往日本,这个数目约与1940年前半年所供应的数目相等。1941年头3个月,美国卖给日本的飞机汽油比1940年同一时期要多131。”
      不仅如此,美国垄断财阀仍然继续大力帮肋日本的康采恩建立新的军事工业部门。它们供给‘鲇川康采恩控制下的日满钢铁株式会社以设备,帮助这家康采恩在库页岛上使用电力新法开采石油,进行‘中岛康采恩的飞机制造厂的改建工程,协助‘三菱康采恩制铝和造船,等等。
      另外,欧洲战争发生后,尤其是德国进攻西欧后,英法荷在亚洲对日地位严重削弱,他们在亚洲的地位严重依附于美国扶持,英法荷对日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对日态度。所以美国对日纵容,英法荷就更卖力地讨好日本。日本依靠从美国、英属各国、荷属印尼以及法属印度支那进口所需物资和原料,继续增加其军事战略储备,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
      1939年,美国输至日本军用物资达1869亿美圆,约占该年美国对日本全部输出额的86。1940年,美国输至日本的军用物资达19亿美圆,约占美国对日本全部输出额84。自1937年到1940年,美国输至日本物资总额共9867亿美圆,其中军用物资总值占7039亿美圆。美国资本家唯利是图,供给日本大批军火物资,用来和中国交战,此举到也并不单纯的是想让日本吞并中国。实际上,众所周知,美国其实是力图借此诱使日本进攻苏联,并保全美国在华南的经济利益,利用日本抑制中国的革命力量,以达到美日妥协,共同榨取中国人民和反共反苏的目的。
      美国一直很希望日本北攻苏联,但日本却在权衡是北攻,还是南进。出于对社会主义的仇恨,日本很想进攻苏联。但形势比人强,关东军在诺门罕哈拉哈河一战的惨败,给日本进攻苏联的想法浇了一盆冷水。
      苏联工业的增强、苏联远东军队的威力,和英法荷在西欧战场的惨败,其亚洲地位极其虚弱形成巨大反差。日本认为,北攻比南进风险大得多,如果此时向南洋推进,英法荷没有能力给日本造成较大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陆相声称:我们不能坐失千载难逢的良机招致人们的责难,东亚“新秩序”要推向印度支那和荷属印尼。他强调“东亚和南海各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命里注定要通力合作和为彼此需要效力。”南下是大好时机的想法,在日本统治集团中越来越占上风。
      如果是以前,范哈儿早就对老美这么不地道的做法义愤填膺了。但是现在,他本人也在效仿美国隔岸观火,甚至是趁机发战争财的方法,他当然不意思再指责什么。
      这个世界上的国与国关系,如果还讲“道义”,那肯定是虚假的。现实是众所周知的,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仅有利益!
      至于接下来日本可能会再次偷袭进攻美国,则更是被范哈儿当作了一件可以偷着乐的好事,而隐瞒在心中一个人独自开心,根本没有准备提前告知美国人的意思。

第二百九十五节 隔岸观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