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七十二节 征召飞行员[2/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窄窄的坦克履带,绝对会更加快速的陷入到那河岸滩涂之中。
      所以林效范在稍微一考虑后,就尝试制定利用这块地方,来引诱日军战车部队进伏,从而限制它们的速度,完全将它们包围起来,一一歼灭。
      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计划,不过一旦成功,绝对能够改变徐州战场上的现状。
      如今的徐州战场上,国军占据了巨大的人数优势,同时在老蒋这个委员长亲自坐镇指挥下,爆发了极大的服从性和战斗进取心,战斗力几乎倍增。而日军方面,虽然在前面几次对徐州的攻击战斗中,屡次受挫,影响极为恶劣,但在寺内寿一亲自南下指挥,并且聚集起了空前力量的战斗部队情况下,即便人数上有差距,却还是拥有可以和中国军队一战的能力。
      而且寺内寿一总结自己在华北战场上的经验,知道中国军队不怕怀柔,就怕血腥,只要在战斗过程中,爆发出日本冒死骁勇的作战态度,就绝对能让中国军队胆怯,即便由中国军队增加了更多了兵力,也无法击败意志坚定的“皇军”将士。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前三天的战斗结果不出大多数人预料,中日之间几本算是个平局,至少在阵地上看,那绝对是这样。但具体而论,就比较有争议了,有人认为中国损失的兵力数目要多于日军,所以实际上还算是败了;有人认为,起码中国军队守住了阵地,而日军在付出巨大伤亡后,却并没有取得具体的成果,当然是败了。
      如此种种不一二足。
      但是在国军内部,徐州的呃战区司令部中,在老蒋动用了林效范第二装甲团这支王牌后,很多高级将领,就马上意识到了,如今的蒋委员长,已经不想眼下这种僵持继续下去,反而是准备采取断然措施,进行最重要的决战了。
      连王牌的装甲部队都用了,不是决战是什么?
      此时人在南京的范哈儿,也并不好过。
      自从徐州战事爆发以来,苏州方面的日军,虽然没有出动大规模的地面部队去攻击南京设在吴福线附近的阵地,但是却一直保持了高度的戒备,让范哈儿也不敢分一兵一卒去支援徐州前线。
      南京和徐州之间进行的真正战斗,其实还是在天空上。
      自从日本最大的飞机制造厂中岛飞机回复生产以后,日本海陆军装备的飞机数量,就在不停的快速恢复之中,这种恢复速度,甚至远远超过了拥有两家飞机制造厂的范哈儿西南空军。
      而西南的两家飞机厂,还要分别装备西南空军自身和支援中央军其他友军一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苏州和南京方面屡屡发生空战,而且中国空军在早前占据上风有,就一直利用飞行员的战斗经验优势,每次都以优势结果,战胜了日本空军,但是消耗的飞机数量还是非常巨大,和日本的空中战力对比,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逆转。
      刚开始范哈儿还觉得,苏州日军不断的派遣他们飞机来袭击骚扰南京,可能是为了阻止自己的空军部队北上增援徐州战场,也幸好徐州老蒋方面自带了苏联志愿空军,并不是特别急需防空支持,所以一直相当然的见招拆招,小心应付着日本空军的挑衅。
      但在最近自己的飞机损耗和飞行员阵亡率越来越高以后,范哈儿就觉得,苏州日军可能不仅仅是想牵制自己部队那么简单,说不定,他们这样做还有消耗自己的空中有生力量,进而再次对南京发起空袭的可能。
      如今的南京城,可是和南京保卫战时大不相同了,要是真让日军占据了空中优势,如同淞沪抗战时那样再来空袭南京,可能造成的不良效果,也许会和之前抗战刚开始时差不多。
      自从南京保卫战胜利后,安于现状,存活能力极强的中国人,就开始大规模的复迁回南京了。
      这里面,不仅有大量原来的南京市区居民,在自觉天下太平猴,结束城外的逃难回到城中定居。还有很多,则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人员,以及商贸及其他各类人士。
      这些人来到南京的目的极为复杂,不外乎为了爱国大义和私人小利两种,并没太多探讨价值,但是这些人在南京的生活,却是给范哈儿的防空计划,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这些人也许能力不怎么样,但是只要在电台报纸上一说,“范哈儿挡不住日本飞机”、“南京又要失守了”之类的,那绝对就会对整个抗战形成极大的不利影响。而且城中也可能切实再次发生混乱,到时候日本人趁机打过来,范哈儿他到底是忙着撤离市区居民呢,还是仍由他们乱成一团,自己率兵直接去打仗?
      这些问题纠缠着范哈儿,让他明白,如果想要保住南京,还是必须得将华东地区的制空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空战不像地面战斗那样,那么容易找到合适的地形埋伏。
      像彼此交战了多次,早就非常熟稔的中日两国空军,想要角出胜负来,关键看得还是飞机和飞行员的数量。
      这方面,范哈儿在飞机上并不占据优势,但是非常意外的,他发现西南在飞行员的优势上,却是竟然要超过整个日本。
      这是一个出乎绝大多人预料的事情,但事实就是如此。
      日本在二战前,已经非常重视空中飞行员培养,大量经过简单培训的飞行员,就直接登上飞机驾机作战,历史上,因为中国战场上的顺利,让大量本来战斗技术不高的飞行员,在战斗结束后,都成了合格优秀的飞行员,为后来的太平洋作战对美攻击轰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他的数量,却仍旧还是有限的,受日本人口和飞机数量的限制,他们拥有的飞行员总数,根本不及欧州国家的二分之一,甚至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
      而中国西南的飞行员数量,除了很大一部分的官方培养合格战斗机、轰炸机飞行员外,还有大量的非官方的飞行学校和俱乐部机构。这些自从上次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环绕世界飞行引起轰动后,因为生意兴隆而蓬勃发展起来的飞行训练机构,在这四年的时间里,已经为西南培训了无数的飞行人才。
      这些民间或者私营的飞行学校和俱乐部,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为西南培养了成千上万的飞行员。而且因为范哈儿强制规定,那些飞行学校必须使用他南川飞机制造二厂生产的战斗机进行学习、试飞,所以实际上,这些民间学校毕业的飞行员,也都是一名合格的军用战斗机飞行员。
      如果在所有军队培养的飞行员之外,加上这些民营和私营机构培训的飞行员,西南一个地区上亿人口培养出来的飞行员数量,确实可以和日本培养的战斗机飞行员相比了。
      “发布征召令,命令拥有飞行制造的民间飞行员,立刻根据征兵条例,合适的选择人员,挑选充实空军……”
      范哈儿知道,实际上这些民间机构培训的飞行员,肯定无法和军中训练的飞行员相提并论,战斗力要差上不少。但只要给一点时间,自己让人对他们进行一番专业合格的培训,他们就肯定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可以驾机上战场作战的飞行员。
      此时日军方面的飞行员战斗素质,其实也并不比中国空军的飞行员素质要高多少,这在之前的几次中日空军交战过程中,早就有实证。而只要经过空军老教官训练认可了,那他们绝对可以上场打鬼子。
      而飞机方面,也许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在成立几个飞机制造工厂的时候。
      相信只要在人员和飞机上不差给日本人,在南京和苏州的这边空域,制空权就还是会牢牢掌握在他范哈儿的手中。

第二百七十二节 征召飞行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