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二节 歼灭[2/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几辆79式和89式,才一靠近中国军队的坦克射程,就有一辆马上被命中。
      “轰隆”一声巨响。
      不幸被打穿了弹药位置的89式坦克,整个四分五裂,分散成一片钢架,原地只剩下一个巨大的凹陷和一层铁皮。
      “八嘎,中国战车果然配备了巨炮,要立刻将这个消息汇报给派遣军司令部!”濑谷启的脸上,再次浮现惊色。
      实际上这位支队长,在刚见中国坦克的时候,就浮现鄂然失色的表情,正是因为他注意到标准38式配置的那76毫米主炮,对比日军现役主力坦克的89式来说,无疑算得上是巨炮了,即便是97式的57毫米口径火炮,也是远远不及。
      如果不是因为发现对面的中国坦克附近没有步兵,这位多少知道坦克战比得就是口径的支队长,肯定会在第一时间下令撤退。
      好歹此时日军的正规化程度,比国军方面还要高一些,濑谷支队长既然被授权指挥两个战车中队,他实际的战车知识,已经比国军其他系统的官兵,要高上不少了,甚至算是正规的战车部队指挥官。
      日军最早有坦克兵建制是在1925年,在久留米和津田沼分别建立了战车第1和第2战车队,各有“雷诺—ft17”坦克5辆、ka坦克3辆。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第1、第2战车队抽出部分兵力临时组成战车第1中队(队长百武俊吉大尉),在第14师团编成内参加了哈尔滨附近的战斗。这是日本坦克的第一次实战,由于没有遭到顽强的抵抗,很难对其战场价值做出切实的评价。不过中国东北严寒的气候却暴露出日本坦克耐寒性差的弱点,引擎冷动液和炮驻退机动作液容易冻结,许多部件因低温脆裂损坏。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第1战车队编成内的独立战车第2中队派赴上海。实战表明,日本坦克不善于在密布小河的江南及市街作战,但89式中战车在性能上显然要比雷诺坦克优越。
      1933年长城作战,战车第2中队的92式重装甲车和89式中战车在与张学良军队的战斗中表现出一定的突击力。为此当时的报纸曾大肆吹嘘了一番。以上几次战役中,日军坦克小试锋芒,但对大局作用甚微,日军领导人并未从中获得多少启示。1933年8月,第1、第2战车队分别扩编为战车第1、第2联队(相当于坦克团)。1934年前后,又在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编成内组建了战车第3、第4大队(相当于坦克营)。1936年至1937年,日本大约有坦克800至1000辆,其中有300辆集中于两个坦克联队和大队,其余的则分为若干小队附着于步兵,每个步兵师团配属坦克24辆。
      “七七”事变以后,在中国境内作战的日军机械化部队极少有果断、刚迈的行动,他们利用坦克配合步兵作战,然而前者仅居后者“助手”的地位。日本不顾欧洲战事的教训,尚未理会坦克车作战的价值,日本现仍依赖利用坦克车配合密集步兵作战的战术,正与欧洲上次大战时一样的利用坦克车,将坦克车团附隶于步兵队伍中,而不用他为独立的攻击兵力。
      历史上1939第1战车团在诺蒙坎战役中尝到了惨败的苦酒,步兵为此咒骂本国的坦克是“废物”、“豆腐”。而在徐州战役中,中国军队仅凭集束手榴弹就炸毁了许多日本坦克。正是经历了那么几次坦克战的重大失败,日军才开始慢慢改变自己的作战思路。
      而此时的日军指挥层,像濑谷启这样的军官,并没有以后的先进战车作战概念。他现在虽然看到了自己这边的89式,竟然没挨上两炮,就直接被打个了大爆,但并没有害怕,最终反而爆发出了血性。
      “中国战车只有一挺机枪,正是皇军将士发挥贴近作战的最好对象。天皇的勇士们,杀鸡鸡……”
      濑谷直接下令已经包抄到中国坦克部队侧翼的陆军士兵,对中国战车发动了反坦克作战。
      这是一个冒险的举动。
      日军步兵中,实际已经有系统的反坦克作战训练,他们对于坦克的反击,并不只有人弹攻势一种,像贴近投掷手榴弹,甚至往战车身上挂炸药包等等,这些早有研究和训练,并不中国陆军做的差。
      如果第二装甲团没有其他准备,这次真的只有七十几辆坦克的话,面对蝗虫一般不拍死冲过来的日军,空怕还真是危险了。
      但就在那些日军或者匍匐前进,或者干脆弯着腰伏下身子摸索着前进的时候,出于中国坦克后方的装甲汽车部队,终于开始发威。
      从这些装甲汽车预设的射击孔上,一下就多出了大量步枪的枪管。
      随着密集的机枪声和步枪声响起,从这些装甲汽车上,立刻喷射出巨大的火力,瞬间造成的攻击能力,几乎不下于一个团。
      在雨点般袭来的机枪和步枪子弹中,大量匍匐前进的日军,倒在了距离坦克还有好几十米原的地方。即便有很多训练优秀的日军,在听到枪声响起的时候,就立刻卧倒,仅仅将身子躲藏在地面的勾缝中,躲过了一劫,但刚才开火袭击的第二装甲团汽车,却不是呆板的坦克。
      在广美平坦的徐州大地上,非常适合坦克装甲类武器的施展。
      在南方出席显威的装甲汽车部队,除了展示他们的装甲威力外,实际并没有将他们真正的能耐显现出来。而现在在平坦的徐州大地上,装甲汽车立即将他们另外一个重要手段,施展在了那些躲避枪击的日军士兵身上。
      在掀起一片尘土后,这些装甲汽车一边掩护标准38式坦克继续前进,一边快速在周围穿插扫射,将趴在地面上,或者是正转身逃跑的日军士兵,快速的行进射杀。而日军部队对于拥有精准且密集火力的装甲汽车,几乎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很多步兵刚刚冒死架好反坦克炮,就被装甲汽车中的步枪手精准射杀。
      零星有掷弹筒或者手榴弹命中,也只能重创装甲汽车,根本无法对其形成致命影响。
      几乎不用坦克身上配置的机枪自卫,这些战车造成的杀伤,就足够让濑谷支队的这次突袭,完全失败了。
      “后撤,赶紧后撤!”濑谷启双眼无神的愤然看着眼前一幕。
      对于普通士兵被射杀,他虽然只感到愤怒,真正令他双眼无神的,还是那些战车。
      刚才他的眼前,展现了一场一面倒的战斗。
      日军的坦克一炮打到标准38式上,几乎完全无损,咣一声后,炮弹或者滑走或者根本无法穿透,而中古哦的坦克一炮打在日军坦克身上,则基本是轰然爆炸的结果,即便侥幸没有命中关键部位,炮弹爆炸的瞬间,也足以让日军坦克瘫痪。
      随着几十辆日军坦克的先后歼灭,濑谷启很明白,自己的支队完了,而且这一次徐州会战的结果,也很难预料了。

第二百六十二节 歼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