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十八节 退出佳境来了[2/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紧向对面开火啊……”
      末松茂治很是凶悍,亲自带兵到第一线,坐镇指挥,不停挥动指挥刀,指这儿指哪儿的发动攻击指示。
      因为在1935年的演习中,曾经发生因为道路选择不良,使代表中国的西军炮兵无法及时调动,在初期承受了重大损失,但范哈儿吸取了演习中的教训,自然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在据守分湖桥、丁水桥后,很是给了第114师团一个迎头痛击。
      而疯狂叫嚣的末松茂治第114师团,在分湖桥、丁水桥一线丢下了上千具尸体后,终于因为承受不住惨烈的损失,选择了暂时后撤。
      末松茂治更是无奈的向第10军军长柳川平助将军,报告了分湖桥、丁水桥一线的战斗情况,表示希望支援。
      就在日军全线追击国军的大战场上,突然发生了在溧阳西部分湖桥、丁水桥的一战,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一下照亮了整个战场。
      第七战区长官范哈儿,才初一上台,还没正式履任,就以一场胜仗,来向世人进行了宣告。
      各种祝贺的电报如雨点一样飞向第25军,也就是现在的第25集团军,最高统帅部,甚至不必让范哈儿去南京,就直接让他在当地履行第七战区长官的职责。
      只是这种追击战役,非常适用水桶原理,一处退却了,其他处处也只能跟着退,攻守双方都很适用。在第114师团受阻于溧阳的时候,其他突进追击的日军部队,也无奈只能放缓步子,以免被第25军偷袭了自己的后路。但他们只是让溧阳周边其他日军部队向第25军一转向,范哈儿在收到情报后,就只能无奈的选择从溧阳退却了。
      光靠他一块板子,是支撑不起整个水桶的。
      不过他的存在,还是给了第114师团以重大压力,随后这支部队虽然受与派遣军司令部的命令,继续对第25集团军进行追击,但是时常被范哈儿杀个回马枪,伤亡惨重,心理阴影更是大增。
      南渡一带河流纵横,湖沼遍布。第25军利用这一地形,逐次迟滞日军第114师团的追击进攻,大量进行了小部队的河川防守作战。最后,正当第114师团,在得到了派遣军司令部首肯,集结了周围几支友军乘胜追击追击,准备发起拂晓攻势之际,一支长长的汽车队运来了第25集团军的增援部队——从南京调来的范哈儿嫡系第七军,也就是现在的第七集团军。
      这简直是一场教科书般的作战,基本符合1935年大演习的步骤和作战方案。
      当范哈儿集中了手上那个两个军,超过六万人的部队后,日军一个残缺师团加周围两个旅团的援军,哪里还会是范哈儿的对手。
      范哈儿早就有了在南渡河一带围歼第114师团的计划,这时候万事俱备,自然是立刻实施。
      盲目尾随追击的末松茂治第114师团,在发现第25集团军援军抵达时,已经迟了。
      这个用汽车运兵抵达前线的方式,在1935年演习的时候,就被老蒋和国防会议的一大帮子将领大声称赞。不过实际实施起来,却是有很大困难,在淞沪战役失败后,国民党的各中央军中,基本就很难调集起那么一支庞大的汽车队,来运送超过一个师的兵力了。
      而一旦没了汽车形成机动,想在南渡河一带做一个包围圈,即便是有地利的优势,也很难达成。
      也幸好是范哈儿,他手上最不缺这些工业化产物,第一次虽第七军到来的汽车,就有两三百辆,后来第二五军又来了几百辆,加上原来分布在南京分公司的部分货车,仅仅是运送大半个师的兵力,还是随时可以完成的。
      当这支庞大的汽车队,几次出动,将三个师分散运送几处战略要地后。日军第114师团的退路,就已经基本被堵死了。就连增援的另外两个旅团,在看到范哈儿的援兵后,也是不由行动一滞,没有马上作出进攻。
      1月的最后一天,南渡河区域,爆发了一场激烈歼击战。
      却是追击的日军,变成了逃窜国军的猎物。
      就在南渡河大战的时候,南京市外另一路大战也正式打响。
      日“上海派遣军”于26日发现中国军队有继续西退之征候时,为了为下一步进攻南京作准备,决定以丹阳及金坛作为进攻南京的前进据点,同时命令第13师团及集成骑兵队攻占江阴要塞。
      江阴要塞有黄山、君山扼江面,东有狼山、福山为屏障,为南京水路之门户,江面甚窄,仅2公里多,水深流急。长江江中已沉船封锁。要塞各炮台原有火炮49门,淞沪会战开始时,增设88毫米高平两用半自动炮8门(甲炮)、150毫米加农炮4门(丙炮),均为刚从德国运至的最新式火炮。当中国军队从上海撤退、南京第一次高级幕僚会议后第三战区决定对南京仅作象征性防守时,统帅部以蒋介石的名义电令要塞“暂守江阴,候令撤退”。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还补充指示:“将新炮准备拆到后方安装,铁驳一到即行起运。”但在第三次高级幕僚会议决定固守南京后,统帅部又电令要塞“固守江阴”。
      当日军突破锡澄线时,统帅部正式发布命令成立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任命唐生智为司令长官,刘兴为副司令长官。此时要塞又接到“死守江阴”的电令。防守江阴要塞的部队有第103师、第112师、要塞所属步兵2个营及江防海军舰艇等,统由江防军总司令刘兴指挥。
      26日当夜,刘兴紧急下达了作战命令。
      1江防军以主力固守江阴要塞,以一部警备江岸,施行持久抵抗,以保长江航道。
      2112师以主力占领由夏港口、夏港镇、青山、江阴城南至金童桥间之主阵地带,拒止敌人。
      3103师以主力占领金童桥(不含)经杨家港、凤凰山东麓至长山东麓间之主阵地带拒止敌人。
      457军率111师,以一部警备南通,拒止敌人上陆,以大部在靖江附近,协同要塞妨害敌舰活动,并拒止敌人上陆。
      5要塞部队严整备战,构成江上火力阻塞线,制压敌舰之动作。尤须对于陆正面准备火力,支援陆军作战。
      6江防部队须以鱼雷快艇袭击敌舰,妨害敌舰活动,保护要塞地区。
      范哈儿在知道江阴要塞战役打响的时候,立刻以第七战区长官的名义,致电联系了刘兴司令官,将他计划准备沉降的几艘战舰的中低海军官兵全都要走,条件是调来刘湘部下的一个独立旅,帮住他防守江阴要塞,同时他的空军部队,也会尽量支援江阴要塞空战。
      此时的刘兴,早已经被防御需要忙得焦头烂额,和那些海军官兵一商量,他们早就听说过范哈儿的海军好处了,自然立刻答应。非常公开的从范哈儿这个直属上司,战区长官手上,要来一个独立旅和空军的援兵。
      就在刘兴下达作战命令的当天,日军第13师团及集成骑兵队已进至南闸、云亭、后塍以南一线,日军第三舰队60余艘战舰,亦已进泊段家港以东江面。27日双方仅有炮战及日机轰炸,步兵未发生战斗。
      28日,日军攻占了江阴外围前哨阵地,迫近巫山、定山等主阵地前沿。29日,日军主力在海军航空兵火力掩护下以战车先导,开始向守军主阵地发起猛攻。守军在要塞炮火支援下进行了坚强的抗击,花山、定山等阵地曾失而复得。战斗中要塞炮击沉日舰1艘,击伤2艘,并击落日机1架。

第二百十八节 退出佳境来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