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十六节 海军力量[2/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出了大半军舰。日军建队主力的“平海”、“宁海”、“应瑞”、“逸仙”号巡洋舰4艘,完全无损,现在正停泊与江阴要塞附近,秘密掩藏了起来。海军早已经有腹案,准备在江阴沉船阻塞航道,然后利用海防要塞,还有海军南京舰队的几艘“海”字级铁甲舰和“大同”号、“自强”号以及宁平两海等几艘巡洋舰,在江阴与入侵的日本海军侵华第三舰队在沉船封锁线进行了炮战,到时候战果应该不会很难看。”
      听了这位何部长的计划,范哈儿直感觉,老蒋确实是用兵如“神”,他这是把军舰都想陆军一样在使用了。还先设沉船线,然后等日军第三舰队入侵,再以海防要塞配合海军大舰,隔着沉船线炮战,以地利优势,击败日本入侵舰队。
      不必多说,如果一切按照老蒋设想的话,日本第三舰队哪怕再厉害,只要不能突破沉船线,在面对江阴要塞的大口径要塞炮和中国海军仅存的几艘巡洋舰、铁甲舰的夹击,就算是他们的战列舰来了,也得在这个要塞下腿一层皮。
      不过历史早已经给范哈儿做了证明,江阴要塞最终是毁于日本人的空军手里,包括要塞前的军舰和要塞大炮,都在中国空军损失殆尽的情况下,被日军的飞机一处处轰炸,最终全军覆没。
      “哼!范某说句实话,在淞沪之战刚开始的时候,如果海军集中全力,和空军配合的话,甚至可以全歼只有日舰出云号作为旗舰的第三舰队。”范哈儿很是懊悔的说了一句。
      他在刚开始时,只知道日本海军很强大,在上海派驻力量也很强,直到淞沪战役结束后,问起了国军舰队在哪里才知道,当时国军在华东的海军实力,竟然比日本的第三派遣舰队还强。所谓的海陆优势,其实小规模范围内都在国军一方,只是老蒋畏惧巡游在外海的日军航母等其他战舰,早早将第一舰队调往了江阴要塞躲藏,才导致国军在上海,只能以陆空力量,面对日军的海陆空三军种力量。
      “嘿嘿,其实海军另外两支舰队的“镇海”、“肇和”号与“海周”号几艘巡洋舰,也还有一战之力,只是面对日本海军,我们的力量终究还是不足的。海军将领们自己都认为,抵抗得了一时,也不可能抗一世,还不如老老实实进行陆战,那才是真正能决定中国国运的战事呢。”何应钦说的很现实。
      范哈儿对海军将领前面的说法,气得眉头直皱,但是对于后面几句,却又是忍不住微微点头。
      对于只有陆战才能决定中国未来国运的看法,非常赞同。
      “恩,何部长,你可能已经知道,我和美国人合作,在缅甸建立了一支东南亚舰队。如今海军第一舰队的军舰都停泊在江阴要塞,海军的官兵,肯定不需要象在海上那样多吧,你看,能不能把那些闲置的海军官兵,分派一部分给我?借给我的东南亚舰队使用?”范哈儿不客气的对何应钦提出要求。
      他虽然内心不喜欢何应钦,但是为了合作和利益,还是对这位军长部长,塞了不少好处。所以这个时候提出帮忙,到也不打觉得老何会拒绝。
      何应钦确实没有拒绝:
      “这当然没问题,只是那些海军中的精锐,却是一直坚守军舰岗位,时时喊着要跳出去和日本第三舰队决一死战。愿意上岸闲置的,却大多是在军舰中不得志的人……”
      何应钦下面没有继续说,意思很明显,那些人的能耐和战斗力,肯定不如留在军舰上的。如果是搪塞范哈儿,他肯定不会这么点明,但是他却把范哈儿看成是自己的盟友,所以还很是诚恳的说明了这么个问题。
      “呃,我想这应该不是问题,只要是正经出身的海军官兵就行,总比新兵重头训练起要强。”
      范哈儿最后还是咬着牙,答应了下来。
      培养一个海军,可是比培养一个陆军士兵要艰难多了,尤其是这个时代,那是绝对不必培训一个飞行员要容易的。
      即便范哈儿早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在建立了东南亚舰队后,还是觉得自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海军可以从华侨中招募,也可以从国军海防系统中招募,但是数量都很悠闲,而自己交付美国海军培训的水兵和军官,却是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根本无法真正成军。甚至按照美国教官的话将,就算三年后,他们都是一个合格水兵和海军军官了,他们的能力和素质,还是远远不能和传统海军国家出来的海军官兵相比。
      范哈儿得到这个消息后,就一直在想方设法再找一批可以信任的海军官兵。
      而现在老蒋的第一舰队出现,却无疑给了他一个很好的选择。
      国军海军舰艇总排水量为68万吨,海军官兵总共约为25万人左右,对比日本几乎只有十几分之一。
      虽然中国的海军舰队,实力上绝对非常弱,但好歹也是有悠久历史,几经兴衰的老舰队,基本的海军传统,还是留存下来的。这些海军官兵,除了部分滥竽充数的,大部分素质仍旧不错,至少比自己训练的新兵强。就算范哈儿能力再强,财力再厚,想要凭空建立这么一支类似国民党海军舰队,也起码需要十来年时间。
      在范哈儿的要求下,何应钦最终答应给予范哈儿500名闲置的海军官兵,这里面既包括真正的舰艇操作士兵,也有一些岸防士兵,以及后勤补给等陆上海军人员。
      而范哈儿接受了这500人的海军官兵后,顺边对此时的国民党海军来个更细致的了解,却发现,现在海军还是有两支舰队,可以调动一下的。
      其中一支,就是由东北海军组成的国民政府第三舰队拥有各式大型军舰8艘,其中包括当时比较先进的大型巡洋舰“镇海”号等,虽然面对日本海军基本无一战之力,历史上只能奉海军部之命,整个舰队一炮未发,均全部自沉于青岛和刘公岛,但现在要是让他们找机会逃跑撤离的话,还是有几分可能的。
      因为由广东海军组成的第四舰队,同样拥有十数艘舰艇,后来他在与侵华日军舰船进行一些战斗后,分别在广东栏门、磨门、虎门等地自沉,整个舰队仅留存下几艘布雷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四舰队的几次激战中,各舰合力曾击沉一艘日军驱逐舰,如果第三舰队的8艘大舰南下,和第四舰队汇合,配合上一支强大空军的话,其实战力还是很可观。
      尤其是,范哈儿想到自己设在缅甸的那支舰队,如果将来形势逼迫的紧了,他甚至觉得可以让第三、第四舰队转进投靠自己。当然,为了防止日军追击,可以采用向自己冒名的缅甸东南亚舰队投降这一模式。虽然很无耻,但是如果日军不想马上和英国开战,却是很可能就暂时容忍了自己的投机取巧。
      但范哈儿提出这么个要求后,却是被何应钦拒绝了:
      “抱歉!哈公。海军地位特殊,何某人却是没权直接调动的,这事还得问委员长才行。”
      随后这位刚刚还和范哈儿称兄道弟的何部长,顿时感到有点不好意思,马上补偿的提出,自己认识海军中几个高级将领,如果范哈儿愿意的话,他可以介绍给到范哈儿的舰队中去。
      但是对于何应钦的这个好意,范哈儿却是毫不犹豫的予以拒绝了。
      国民政府海军在抗战初期的表现极为欠佳,由于自甲午以来,长期被日本海军打压,国民政府海军的领导指挥高层,对较之强大的日本海军近乎畏惧如虎,被日海军的舰船兵力优势吓破了胆;于是,国民政府海军在战略上采取消极防御、被动撤退的方针,未等到与日海军舰船交火作战就先行自沉掉自己的舰船跑掉,由此严重地影响了国民政府海军全军官兵的士气,也大大地动摇了军心,才使得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海军的不战而退、不战而败似乎成了一种常态。
      无论怎么样,奋战至死也比自杀强,沉船理由完全可以用其他民船代替。事实上后来的战史证明,国民党海军实际有充足的沉船时间,反倒发生过沉船太快,误了其他军队调动的情况发生,根本没必要急着拿军舰凑数。

第二百十六节 海军力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