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三节 两线[2/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听到范哈儿的这个说法,王主任立刻一皱眉,而张学良因为和范哈儿关系已经比较熟悉,立刻直接的提了出来:
      “如果仅仅是华北的日军,仅仅是我们两家就能对付,但是哈公不要忘记,华北日军的后面,是几十万的日本关东军,要是和他们作斗争,没有中央军和你西南军的支援,我们上去只能做炮灰。”
      张学良说的很直接,但这也是事实。
      日本关东军是日本陆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因侵驻中国东北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历史上最强盛时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开始急速增加兵力:1931年关东军仅有3个师团,1932年达到6个,1933—1936年保持5个师团的兵力,1937年达到7个,1938年9个,1939年11个,1940年12个。1941年七八月间,为了配合纳粹德国对苏联的进攻,关东军接连组织以苏联为目标的特别大演习,并再次调集大量部队囤积东北。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关东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31个师团,人数上升到85万人,号称百万。
      关东军的实力,完全有横扫整个华北的实力,不过范哈儿当然有他的说法:
      “关东军肯定不可能大举南下,他们还需要防备苏联。所以我相信,最多只是抽调两个师团的关东军南下,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南下程度,应该不会超过平津一线。”
      历史上的关东军,确实几次有过抽调经历,但基本上是被抽调到太平洋战场,主力还是待在了东北,没有大动。直到1945年,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关东军精心布设的阵线很快就土崩瓦解,此时的关东军官兵已经完全没有了斗志,纷纷逃命。原来设想的大决战竟然化为一场拼命的追逃游戏。苏军各个方面军的作战行动都进展顺利。特别是由克拉夫钦科上将指挥的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在大兴安岭的突击行动收到了奇效,在不到一周时间已前突到东北中部地区,创造了一个奇迹。关东军从此一蹶不振。
      而范哈儿更是能判定,伪满和伪蒙关系微妙,日军只要在华北战场占据优势,就绝对不会更大规模的抽调关东军。至于伪满的部队,别说是张学良和中国红军不怕了,就算是二十九军,也能狠狠的打他们一顿。
      “北上防御日本,本来就是红军的使命,我们绝对不会拒绝,但是具体行动上,却还需要回去商讨。”王主任的回复比较官方。
      因为不知道这次是商谈军事上的时,不然就会是总参谋长前来了。
      不过就算这样,只要是抗日的,中共和红军肯定还是要支持的,所以这位王主任,还是向范哈儿保证:
      “我们可以在发动平津群众,鼓励东北敌后战场上,进行全力配合。呵呵,相信只要日军的后方不稳,他们就是想抽调兵力南下,数量也不会太多。”
      在范哈儿的游说下,并且最终保证看时机会进行适当支持后。
      张学良和王主任,都答应原则上同意北上抗日。
      随后,范哈儿立刻和南京的蒋委员长联系,己方彼此达成了统一共识,就是华北战场将会采取守势,主力是原来的二十九军、晋军和西北军、东北军,还有红军。另外国民党方面和西南联盟,也将抽调部队,进行配合。
      鉴于各地方的配置已经基本到位,老蒋立刻照会范哈儿等人,拟定具体的防御计划。
      蒋介石命军事委员会铨叙厅长林蔚(当时似兼参谋本部次长,总长是程潜)拟定了一个防御计划,还到陆军大学对在军官生讲述了一次。
      其主要内容是在中原、徐海、苏浙沿海及晋绥地区构筑国防工事,并从德国购进平高两用重炮数十门,星夜装置于江阴、镇江及南京城郊要塞。但到目前为止,该项重炮阵地的设备与训练尚未全部完成。
      在华北,则令阎锡山在晋北长城各口设防,傅作义在绥远大青山一带构筑防御工事。对冀察未提出任何设施,对山东敦促韩复榘在黄河天险和胶东设防。即便有感到抗战一起,这几省可能沦于敌手,但在多方准备之下,多拖延一下时间,想来应该还能做到。
      就是这个韩复榘,在抗战后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山东军事,承担黄河防务。韩复榘在德州曾抵抗日本的进攻,但1937年冬,日军进攻山东时,为了保存实力,不战而放弃济南。撤离前夕,下令焚毁省政府、进德会等,名曰“焦土抗战”。范哈儿很有几分不放心,但想想只要自己行动明确一点,应该没有问题。
      最大的防御计划,就是构筑京沪杭防御工事。
      一九三五年冬蒋介石密令张治中准备淞沪区抗战,其后任为京沪警备司令,在吴县、常熟、福山(吴福线)及无锡、江阴(锡澄线),利用河流湖泊障碍,构筑防御阵地的骨干工事,又在淞沪外围构筑要点工事,并于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举行几次参谋旅行。又密令张发奎准备在沪杭地区抗战,任为苏浙边区司令,在乍浦、嘉兴线构筑防御阵地骨干工事。在京沪线上的部队是宋希濂的三十六师、王敬久的八十七师、孙元良的八十八师,还有工兵团;在沪杭线上的是阮肇昌的五十七师。此外,增强了京沪铁路上的军事运输设备,新修了苏嘉铁路,加强了后方必要的公路建设,改善了江防交通和通讯,同时组训民众,以便自卫。
      在范哈儿的坚持下,拟定一旦抗战爆发,立刻扫荡上海日军据点计划。根据这一计划,以张治中京沪警备司令部所指挥的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和上海保安总队吉章简的两个保安团,出敌不意,夜间奇袭,迅速摧毁虹口日军各据点,并占领沿江要点,阻止日军登陆增援。其目的是取得初战胜利,先声夺人,同时使日军无法登陆或增加其登陆困难。只是奇袭还要考虑国际舆论,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失去戎机,恐造成被动局面。

第一百八十三节 两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