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八节 顾问[2/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游长江三角洲的军用运输,即使上海和南京沦陷。另一个和它相似的是粤汉铁路网,为东部沿海和华中地区提供交通连接。这些铁路在抗日战争早期证明了它的功用。
      最重要的中德工业合作计划是1936年的三年计划,这个计划由中国政府的资源委员会与德国的合步楼公司共同负责。计划的主旨是在短期内建设一个工业基地以抗衡日本,长期目标则是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建设一个工业中心地带,以供长期的工业发展。
      三年计划有几个基本组成部分,例如对钨和锑全部有关业务的专管,在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建设17座工厂,包括钢铁、燃料(煤矿和油矿)、机械、电气、化工等重工业厂矿和发电厂。正如1934年签订的以货易货协定中勾画的大纲所显示的,中国通过提供稀有矿产换取德国的技术和装备来实现这些计划。过高的成本部分地因在1932年至1936年间钨的价格翻倍而抵消。
      1936年4月8日,合步楼公司合伙人将其股份转让给德国国防部,从而由军方背景的私营公司变为国营公司。当天中国代表顾振与德国经济部长沙赫特签订了合步楼条约的补充协定——《德华信用借款合同》,由德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1亿帝国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此外,德国向中国的出口物资将由德国国防部提供给中国的1亿马克信贷实行现金交易。蒋介石、孔祥熙为此与希特勒、沙赫特互致贺电,标志着中德关系进入了“蜜月时期”。三年计划也为国民政府培养了一批受过高级教育的技术官员,以负责这些国家计划。三年计划订下了许多目标,但不幸的是大部分工程都因1937年抗战的全面爆发而停顿,最终废止。
      意大利顾问司特凡尼对担任国民政府的军事总顾问一职向往已久,他也曾参与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并缔结了一份类似于合步楼条约的中意贸易协定。但是由于在意大利国内的影响范围有限,司特凡尼最终没能成为国民政府总顾问。
      但是,历史在这里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当这位失意的顾问,在南京出了一大把力,最后却什么好处也没捞到时,西南集团的范哈儿,却是对这位意大利顾问,发出了邀请。
      在完成了这个中德合作史上里程碑式的条约后,德国总顾问冯塞克特将军,推荐亚力山大冯法肯豪森将军担任他的继任者,自己于1935年3月底返回德国。
      在归国之前,这位老将军,和同样准备回国的那位意大利顾问司特凡尼一起,顺道访问了重庆,同时约见了范哈儿这位大军阀。
      冯塞克特将军,对于范哈儿集团进行拜访,主要是受德国国内委托,想亲眼看看这个传说已久,却从未亲自见识过的中国军阀的为人实力,为下面双方的更进一步合作,提供参考意见。
      范哈儿在冯塞克特将军面前,这方面表现得很不错。
      不仅表现豪爽,给两位老外同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直接请了两位老顾问,一起视察了自己的军队,并且当场请他们两人指点一下。
      范哈儿的部队,有些方面可能不如南京的中央军,但他在武器投入上,却一直并不南京方面稍差。而且他更是运用了不少后世经典的练兵、操兵方法,部队精锐程度,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军阀部队。
      稍微一观看,就让一直对军阀部队看不起的冯塞克特将军,大受震撼。
      “这真是你的部队!神奇,真是神奇!”老将军连声称赞。
      他看后并不马上觉得,范哈儿的部队会比“世界最强”的德国陆军要厉害,甚至因为在中央军系统待得长了,这位老顾问,心中难免倾向南京政府,觉得除了新七军的部分精锐,其他部队整体上还是中央军在编的几个德械师的。
      但是新七军吸引他的地方,本来就不是他们的普遍战力,而是某些很有针对性的狙击、伏击、破交、斩首战法等等特殊战术,还有范哈儿带自后世的极限训练、意志训练等练兵手段。很多东西,还都是范哈儿看在对方是德国老将面上,有意向德国传达一个自己实力不弱的信号,才特意第一次对他们公开展示了。
      老将军一看之后,果然立刻来了兴趣,本来计划停留一天,就坐飞机直飞缅甸的老将军,干脆决定多停留三天,好好考察一下新七军。
      最后,冯塞克特将军这位老将军,忍不住感叹:
      “新七军整体虽然不如德国主力部队,但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比德国精锐部队还要出色,如果有针对性的利用好了,临时发挥出超越德军的实力,完全可能。”
      自己的部队可以和德国主力部队相媲美,这是范哈儿来到这个世界,听了以后最开心的一句恭维。
      这一停留,冯塞克特将军得到了一些收获,准备回去向德国政府秘密递交报告,提供研究成果,当然并没有留下。
      但是那位意大利的司特凡尼顾问,却是因为同样对范哈儿部队感兴趣,多停留了三天,三天后,这位顾问就主动提出,如果范哈儿需要,他很愿意给他的势力集团担任顾问一职。
      司特凡尼这个意大利人,在军事才能上,当然并不如冯塞克特将军,可能也不如老将军的继任者法肯豪森将军。在政治才能,同样不一定能和那两位总顾问相比。
      但如果独立出来来衡量,他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才能,毫无疑问还是非常优秀的,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对于范哈儿集团来说,他的内部成员,到目前为止,基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的参谋人选中,除了寥寥几个暹罗贵国的华侨,在担任了一些名义上顾问,其他成员,甚至大部分没出国四川的本地小人物。
      对于一个正在迅猛崛起的势力集团来说,范哈儿他们,现在非常需要一个有国际观,精通国际关系常识的人加盟。
      这个司特凡尼主动提出加盟,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没有等范哈儿自己作出反应,他身边的卢作孚和邓锡侯等人,就已经抢先对这司特凡尼这个意大利人表态:
      “热烈欢迎司特凡尼阁下!”
      “今后我们大家就都是一家人了!”
      那对司特凡尼的热情劲,就算范哈儿这时候想不答应都不行了,否则铁定会把自己这两个得力手下给得罪了。
      幸好,范哈儿实际上也不想拒绝这位意大利顾问的加盟。
      他同样热情的伸出了手掌:
      “欢迎你司特凡尼阁下,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今后你在我们集团的待遇和权力,将完全和南京总顾问的待遇和权力相同。”
      范哈儿的这个承诺,几乎比任何欢迎词要来得有力。
      司特凡尼本来就是因为谋求总顾问的职务不得,而感觉没脸在南京待下去了,和老将军一起无奈归国。
      想不到就在他心灰意冷,准备回家养老的时候,却突然遇到了范哈儿这个新军阀,在自己主动求职下,竟然还给了自己在南京追究的不到的总顾问待遇和权力。
      这样的礼遇,确实让这位老顾问非常感动,立刻决定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帮助范哈儿集团更加强大起来。
      心中甚至打定主意,就算自己这位新老板,以后是要跟老雇主老蒋开战,自己也会全力以赴支持。

第一百二十八节 顾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