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届时我与诸公皆会出西南与日寇决战,后方空虚,势必被其趁虚而入。故现在趁此獠羽翼未丰之时,将其打压或者慑服,方是上策。”
这当然是适合对外公开的说法,范哈儿知道几位盟友需要的是实质性的好处。
随后就又秘密补充说明:
“暹罗诸华侨多系财富之士,涉及产业众多,资金雄厚,现在助其一臂之力,他日我等于蒋中正对抗之时,若其封锁我东部物资来源,也可以求助曾交好之暹罗华侨,从暹罗海路补充各类外国物资,并不比走长江航线远上多少。”
龙云和刘文辉等人,对于范哈儿前面第一条的理由,都觉得他有点危言耸听,但是这第二条现实的理由,却是很充分,足够让他们两人不介意插手暹罗事务了。至于王家烈,他根本连问都没敢向范哈儿问一声,当然更不介意他的回答了。
这时候的暹罗还没进过扩连年扩军,国家兵力并不怎么强,军队人数不过才二十几万,武器装备也大多为一战后的老式武器,并不比西南正规军的老毛瑟强。整体上除了海军还算不错外,其他陆军和空军战机,不管是兵力还是装备上,都不如西南地区四大军阀联盟的精锐部队,所以现在联盟一致表态之下,对暹罗的压力可想而知。
暹罗新上台的军人内阁,通过驻重庆的代办机构一听到相关消息,就立刻召开高官会议,商讨应对策略。
在这次会议上,作为外交部长的比里帕侬荣(陈嘉祥),和作为国防部长的銮披汶颂堪,代表了两种极端不同的观点,两人在会议上,形成了激烈的争论。
銮披汶颂堪其实也有部分华人血统,他的祖父也是华人,但这个少壮派军官,却是极端崇拜希特勒,就连他的民族观念,都和希特勒的观念类似,明明身上有部分华人血统,却极端反华。
所以在这次内阁会议上,銮披汶颂堪认为范哈儿仅代表了中国西南军阀,那声明不足为虑,反而应该加强对暹罗国内华人的监控,避免他们和范哈儿联系上,进而引来中国西南军阀干涉暹罗政治事务。
此时的銮披汶颂堪还比较理智,知道此时的暹罗,不存在和中国开战的可能性。更何况,相对于庞大但野心不足的中国,暹罗国内那潜势力庞大的华人集团,才是最有可能真正颠覆他们的集团。
那些老实的华人,在背后没有祖国撑腰的时候,只能选择老老实实接受暹罗军人政府的剥削,可一旦祖国有谁愿意站出给他们打气、说话,腰杆就会立刻挺起来,他们团结一致对抗现任军人政权的话,实力完全可以把现在这个军人内阁推反。銮披汶颂堪这一点很清楚,所以是真不敢说过于强硬的话。
只是他关于加强对华人控制的建议,却遭到了比里帕侬荣的强烈反对。
比里帕侬荣的华裔血脉较浓,出身人民党的他政治主张也比较温和,他本来就不赞成国家军事化,更反对不公平的种族政策,所以在会议上,极力主长应该检讨现行的对华人民族政策,并且派人去和范哈儿为代表的中国势力进行沟通说服。
凭心而论,这位到是真的想让国家好,并不是担心暹罗华人团结起来,会推翻现在的军人政府。
两人针锋相对,谁也无法说服谁。
作为总理的披耶帕凤,顿时大感头痛。
他们一个人民党的代表,在暹罗知识分子和高层政要中,有极大的影响力;另一个是少壮派军官,在部队士兵中,同样有不小的人望。而且两人的主张,听起来都是为这个国家好,仅就道理上来讲,谁也不能保证谁更正确。
无奈之下,最后只能选择投票表决。
暹罗军人内阁,这时候实力不强,但基本法西斯倾向已经显现。
最后经过表决决定,当前的对华人歧视政策不变,但会取消进一步加大对针对华人政策的实施,包括计划明年实施的,在华侨学校里必须学习泰语;并借口“进行三民主义宣传”关闭了一些华侨学校;阻挠中国人入境等等措施。
同时在比里帕侬荣的坚持下,同意委派他这位外交部长,前往重庆和南京,与范哈儿、蒋介石进行沟通说明,希望中国不要再干涉暹罗内部事务。
第一百一十节 暹罗局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