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茹,多亏你想得周到,不然的话,司令员肯定批评我们的风纪。”
玉梅这时笑吟吟地说。
说话间,赵大年风火火地走过来。
山子一边迈动脚步,一边提示赵大年:“司令员来了,赶快迎接去。”
脚步如风,思绪飞扬,一路走来,山子又回到五年前那个不寻常的夜晚——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夜晚,山子和金叶因偷“禁果”,被金叶的父亲堵在看牛房的被窝里,一气之下,金叶的父亲将山子解雇出门。
山子原本就是自尊心特别突出的铁男儿,尽然“被中之羞”只有妈妈和金叶的父亲知晓,但在山子的意识里,仿佛河涯村的老少都在诅骂他,唾弃他,让他无颜面对家乡父老。
顶风冒雨赶到县城,山子天不亮敲开“洪武堂”的大门。
师父本打算留山子于洪武堂安身,可是山子执意要求借给他一些盘缠,前往豫皖苏区找寻找红军队伍。
风餐露宿,栉风沐雨,山子从此踏上追寻红色革命的征途。
一百里……一千里,一个月……两个月,山子终于在河南商城县一位老乡的引领下找到红军队伍,时间是1932年1月,年龄16周岁。
凭借超凡武功,山子最初给一位团政委担任警卫员,这位团政委就是现在的熊司令,王子凯这名字就是熊司令的杰作。
突然有一天,敌人对山子所在部队发动全面围剿,转移过程中,敌人对团机关紧追不放,情况万分危急。
紧急关头,山子主动请缨,带领五名战友分两路穿插到敌军左右两翼,仅用六支驳壳枪,居然牵制了敌人一个营的兵力,团机关由此转危为安。
从此开始,熊政委发现了山子潜在的军事指挥才能,几天后便提拔山子担任二营三连一排长,后于1935年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战全面爆发后,年仅二十一岁的山子留守陕甘宁边区,在八路军留守处某警备司令部特务营任营长,而原来的熊政委正是这个司令部的政治委员。
一眨眼到了今年五月,熊委员接受上级委派,出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司令员。
如此同时,山子也受熊委员指派,带领原特务营二十名骨干成员,随熊委员赶赴泰安徂徕山,于四支队侦察营担任营长职务。
第六十八章 深壁固垒(1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