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3章:如果没有都江堰,那我就建一个都江堰……(求订阅)[2/2页]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天下第一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时。
      央视新闻联播记者,也是陈凡的老熟人“张路”带着摄像机突然到访。
      看到张路,陈凡有一些惊讶:“张路,你怎么来了?”
      “呵呵,你搞了一个这么大的阵状,我想不来也不行啊。”
      “什么大阵状,我就是随便瞎玩。”
      “你可不能瞎玩,全国人民都看着你呢。怎么样,跟我们介绍介绍这一边的情况?”
      “当然可以。”
      陈凡点点头,然后说道:“目前我们已经有2000多人,都分布在关中各个地方进行寻找与测量。目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测量。我相信,再过一个星期,我们就能真正的还原2000多年前的郑国渠。”
      “你现在可以确定真正的有郑国渠吗?”
      “可以。”
      陈凡点头:“不只我可以确定,以这几天的进度以及发现来看,恐怕你就是问一下其他的一些水利工程专家,他们也可以确定了。”
      如果仅仅只是一小段渠道,这还没什么。
      可是。
      在陈凡的安排下。
      这一些渠道测量一点一滴不断的打通。
      他们已经看到了,这是一条巨大的水利工程。
      “那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一下2000多年前的郑国渠,他是什么样子的?”
      “之前简单的介绍过郑国渠,他原本的目的是韩国对于秦国施行的疲秦之策,结果,秦国却在郑国渠修建结束之后,让他们的国力得到了巨大的增长。太史公在他的史记上写过……”
      “太史公是谁?”
      “太史公是汉朝一位史官,在他的史记当中,他是这样写的。渠成,注填于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钟是古代的计量单位。1钟等于10釜,1釜等于4区,1区等于4豆,1豆等于4升,以此来算的话,1钟相当于是640升。可是,在没有郑国渠之前,关中的土地并不肥沃,他们的产量非常低下,他们只能亩产100升左右。”
      “也就是说,郑国渠的完成,让秦国的产量提升了6倍。”
      “可以这么说。”
      陈凡点头。
      这样的增产,简直就像现代当中拥有了绝对的尖端武器。
      原本只是亩产100升的时候,秦国都将各国打得落花流水。
      此时提升6倍,你能想象后来秦国会干嘛?
      当然。
      这就不是现在陈凡所要讲的课题了。
      ……
      “我的天……”
      “郑国渠可能真的存在。”
      “啊啊啊,兄弟们,看,央视都上场了。”
      随着各大媒体。
      特别是央视进场之余,关于陈凡寻找郑国渠的行动,得到了全国所有人的关注。
      虽然此时还没有完全收工。
      但从此前测量以及得到的各类数据来看,郑国渠……真有可能存在。
      至于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公布。
      只不过。
      陈凡还没有完全将郑国渠联在一起罢了。
      毕竟。
      有一些地方经过2000多年之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正如此前陈凡的安排。
      原本在陈凡的调查研究下,这个渠道是会通过某一个地方的。
      可是来到现场之后却发现,这里啥也没有。
      好在有专业设备的帮助,这才一步一步确定。
      “陈凡老师,你那边据说完工了。”
      “差不多吧,我在做最后的数据确认。”
      “真的,真的吗?”
      “是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下午,我就会对外宣传。”
      “太好了,我马上到。”
      用时半个月。
      在2000多号人,各类专业设备,以及各个部门的帮助之下。
      终于。
      陈凡测量成功。
      当下午的3点,陈凡向所有参与人员宣布此事后……整个现场,一片尖叫。
      “啊啊啊……”
      “郑国渠,郑国渠。”
      “兄弟们,我们发现了2000多年以前的郑国渠。”
      “凡哥,万岁……”
      这一份激动是不能自己的。
      这比之发现了什么大墓,什么古董,什么遗迹……可是要激动的多。
      试想一下。
      2000多年以前,在这里,也就是关中地区,有一条横跨300多里的一条大渠。
      而这里的老百姓,就靠着这一条大渠,一路生根发展,传承了几千年。
      这份激动,不说参与人员。
      哪怕就是一直在关注的看客,他们也是激动的不时大叫。
      “300多里的郑国渠。”
      “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啊。”
      “天佑中华……”
      一众粉丝不断的留言。
      ……
      不过。
      在大家激动之余,陈凡倒没有在这里停留太多时间。
      虽然当地上头还想与陈凡讨论关于后期郑国渠的的旅游开发等等事项。
      但陈凡对此不是特别感兴趣。
      这里面最为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
      虽然郑国渠是发现了,但其实现在基本上已经不怎么用得上郑国渠了。
      因为此时国家在水利开发这一块也还可以,已经不需要郑国渠。
      另外。
      郑国渠因为年代太过于久远,有的地方,真没有完全打通。
      至于旅游开发,可以是可以,但长300多里的郑国渠……开发难度也比较大。
      至于陈凡急着离开,主要是有一个地方,陈凡必需回去。
      “陈凡老师,您要去哪?”
      “蜀地。”
      “您是想再次寻找都江堰吗?”
      “是的。”
      “您确定有都江堰?”
      “就算没有,我也要将他建出来。”
      这一刻。
      陈凡无比的坚定。
      ==
      PS:兄弟们,月底啦,求月票。

第243章:如果没有都江堰,那我就建一个都江堰……(求订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