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二章 河间大火 文沮之怨[2/2页]

网游三国梦 邯郸学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火起的一瞬间,我就看到了火场的上空,飘起了一排的白光。肯定是有些家伙,想去打劫城里的nc民众,却被火场包围,没跑出来。在询问了过客,得知他们几个都没事后,我就开始安心的看着这场火,等着刘备下达扎营的命令。
      “子龙,你立即带领白马骑兵,去追击撤退敌军,到博陵为止。子义,你去收拢逃散的百姓,妥善的安置他们。”等他们两人去执行命令后,他又叫来了两个传令兵,“你去通知张将军,让其率领所部,紧跟子龙将军之后,以为接应。你去通知关将军,令其前行五里扎营,埋锅做饭,接济百姓。”
      看刘备有条不紊的把事情一个个的安排好,再想到先前自己的想法,我的脸不由得变红了点。想不到自己和这nc的差距,竟然有这么远。
      刘备吩咐完一切,又开始和诸葛亮切切私语起来。看来是在那安排今后的行动,沮授的这一把火,恐怕把他们俩也烧得谨慎了起来吧。
      当夜,我们随关羽一起扎营。五里外的天空,依然是红彤彤的,要是不下雨,这火恐怕要烧上两、三天了。看着城外被收拢了的难民,虽然刘备尽力的接济他们。不过,还是有不少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要是这场火继续烧下去,真不知道这些人能不能活到今年秋天。
      想到这里,我抬头看了看正在一个祭坛上做法的诸葛亮,希望他的祈雨术能快点奏效吧。不知是否这里的万众一心的祈祷,感动了上苍,还是诸葛亮道力深厚。这么大的气候系道术,竟然在几个时辰内,就被诸葛亮用了出来。厚重的雨云在河间府上空形成,倾盆的大雨即刻落了下来。通天的红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弱了下去,最终消失不见。
      那些被收留的难民们,看到红光的消失,痛哭流涕者有之,手舞足蹈者有之,仰天狂呼者也有。他们以自己知道的各种方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高兴。毕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不论自己的这个窝是不是已经被烧成了灰。不可否认,炎黄子孙的血管内,都流淌着浓浓的乡土情,他们都眷恋着,生己养己的土地。
      又花了一天时间,才把河间府的难民安顿了下来。这期间得到了赵云的飞马探报,和对方残余部队,一路交手五次。对方退而不乱,直到博陵城下,目前他已经和张飞会合,在博陵城下,等待刘备的主力到达。
      博陵是信都的最后一道壁障,只要攻下博陵,再打下信都,翼州在刘备军面前就再无险阻,可以任其予取予求了。而且博陵因为在两个坚城之间,袁绍军虽对他的城防没有懈怠,但是相比其他两城,还是薄弱不少。
      不说刘备军主力,就是那城下现在的两万人,它都防不住多久。果然,当刘备军主力到达博陵城下的时候,城头已经飘扬着刘备军的军旗了。
      袁绍的大军,于路途中,听说刘备军连下三城,马上派颜良、文丑二人,率领骑军,快马加鞭,备夜兼程,终于在刘备军包围信都之前,进入了信都。
      信都城,一直是翼州州府。其不光城墙坚固,物资充足,还拥有前面几座城池没有的护城河。这个护城河虽然不是引活水而挖,但即宽且深,是攻城方要面对的第一难题。好在次城的守将是刚刚赶来的颜良、文丑二人,其二人皆好勇斗狠之辈,必然不会枯守城池。
      到达信都城下的当晚,中军帐中,刘备和诸葛亮两人,就定下了示敌以弱的计策。
      第二天,果不出他们二人之料,文丑出城挑战,张飞应战。只斗得五十余合,张飞故露破绽,假意大败而走。文丑随即挥兵破阵,刘备军兵退十里,才重新立住阵脚。
      文丑得胜回城,颜良为他摆酒庆功。同席还有沮授、审配、高览几人。文丑喝的兴起,高喊:“看我明日再去,必提刘备小儿之头,以迎主公。”
      沮授看不下去,劝道:“我观将军今日之胜,乃刘贼之计尔。将军只需静守城池,等主公到来,刘贼必亡。”
      文丑一听这话,把酒杯“啪!”的一声,放到了桌上。恶声恶气的说道:“鼠胆之辈,无怪乎连丢三城。主公基业竟坏你等之手。”
      沮授听到文丑这话,“嚯”的站了起来,脸色涨红,神色变化间,拂袖而去。审配叹了口气,赶紧追着他去了。
      文丑看沮授出去了,若无其事的举杯对颜良说道:“来,喝酒,别为一鼠辈坏了兴致。”

第一百三十二章 河间大火 文沮之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