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不让学,冰天雪地的把孩子轰出家门,孩子在外面冻得手都要僵了啊!
她想,小锦没有孩子样儿咋了?谁说当孩子的就得是那副模样呢?人家古时候不早早的就有什么‘孔融让梨“缇萦救父”“彩衣娱亲”吗?
怎么她就容不下自己孩子早早懂事成才呢?邻里八乡的爱说三道四就让他们说去,等他们说够了,自然就不说了!日后不管咋样,她是不能委屈她家小锦了!有这一次就够她心疼了!
从那日往后,再没有人逼迫乌衣锦出去玩儿了。她便整天窝在家里,坐在炕头上一步步走着她的才女学霸的康庄大道!
乌衣锦仍然做着她每天的功课,没有一天偷过懒,家里曾经来过的一位在城里中学教书的亲戚,看过乌衣锦的字画后,很是赞赏“这孩子日后必成大器啊!”
史子惠心里很是得意,嘴上却谦虚地说道“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再成器,不也是给别人家养的吗?”
乌衣锦心里清楚,史子惠疼她是真疼,但是也要看跟谁比,她亲姨妈说得好,女儿再亲也是别人家的,儿子是要给自己养老送终的。
这一下子就画出了亲疏界限,女儿早晚要嫁人,嫁人后就只是过年过节才会走动的亲戚,儿子才是每天伺候床前的。
大中华自古以来也是觉得儿子才是自己的根,他们对儿子的渴望的是刻进骨子里,血液里,不是新时代的几句宣传语就可以改变的。
乌衣锦心里想的却是,她要生也生女儿,儿子有几个是孝顺的?孝顺儿子们又有多大几率娶到了同样懂事孝顺的儿媳妇?哪家又没有点婆媳之间的勾心斗角,家长里短的糟心事?
第二十章 勾心斗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