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铝架框加上vc水管,这组合看起来有点像一种叫九层糕的点心,只不过它里层都是中空的。把这“十层糕”给弄好后,林秀就直接上床去,眼皮一合没一会就睡着了过去。
第二天起来,简单洗漱后,连早餐都没吃他就继续劳作,先是用硅胶管把十层管道留出的接口给逐一连接起来,让它们内部之间实现互通。
做完这个后,林秀马上去提了一大桶水来,倒进其中一个水箱,然后架设潜水泵,把输水管连接到各管道上。检查一遍没问题后,他连通电源开启潜水泵,潜水泵源源不断地将水往管道上送,各管道里很快就灌满了水源。
在水即将要满溢出孔位的时候,林秀才停掉潜水泵,先是检查了铝架框的稳固性,然后逐一去检查vc水管的状态,效果让他很是满意。
“我去!”
检查到下层,其中一个角弯头处的位置突然裂开喷出水来,猝不及防之下林秀被滋了一脸,马上用输水管去连接另外一个空水箱,把管道上的水全排出来。
换上新的角弯头重新测试,刚才的窘况没有再出现,潜水泵输液的功能正常,另一边的排水也没有问题。
测试工作完成后,林秀先是给水管上的每个孔位都扣上橡胶圈,然后去把最近移植出来的草莓幼苗拿来,用一个圆兜形的扣子把它们全部安置在最底层的水管孔位上。
这种圆兜形扣子有个活夹,用手一掐就能把它从管道孔位上取下来,放上去一扣就能嵌入孔位,十分方便。另外圆兜中央设有活动结,可以调节松紧以便固定植株,还有上调下调的功能,用来控制植株根部与水位的接触程度,既便捷又科学。
他在水管上开的孔全是杯口大小,直径5厘米左右,每隔15厘米开一个孔,一条4米长的管道上就开出了20个孔位,1米宽的水管上也有5个,这么一算下来,一层的方形水管就有50个孔位,全部十层加起来就是500个了。
这些孔位都是种植点,一个孔能种一棵植物,这个水管框架中理论上能容纳500棵植物,这就是水培技术的魅力所在。
水培,也叫无土种植或者营养液培植,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方式,用营养液替代土壤给植株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能实现更密集、更立体的种植,管理起来也十分方便,运用得好能实现比传统种植高出许多的收益。
秀林园里有不少小植物都是采用水培种植的,如绿萝、水仙球、吊兰等等,林秀很早以前就对这种种植方式感兴趣,一直想弄个大规模的培植架出来试验一下,正好这回兜里有钱,他也就给弄成了。
草莓幼苗只有30棵,都没有巴掌大,连最底层管道上的50个孔位都占不满。剩下的位置林秀依次给放入各种试验培植出来的小植株,有绿萝、仙人球、文竹、各种多肉类植株等等,把最下层的两个管道都种满了。
上面的管道就全部用来培植驱蚊草,薄荷香型占两层,玫瑰香型和柑橘香型各一层,其他香味型的也占去了两层多。林秀把店里能找出来的幼苗都找来了,还是没能把全部水培孔位占满,空出来的就先空着吧,等有时间再扦插另一批幼苗出来。
植株都安置固定好后,接下来就是水培中最核心,也是最有技术含量的环节——调配营养液。
营养液的作用跟土壤一样,好坏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以前林秀尝试过自己用原料去配,但效果不如理想,他这次也没打算自己配,而是用买来的成品浓缩营养液,按比例兑清水调和就能直接使用。
调了一水箱的营养液给各管道送去,让水位刚没过植株根部就好,这水培架就算是投入使用了,接下来还要控制潜水泵定时让营养液在管道内流通,活水一般都比静水培植要好,还有营养液也要定时补充和更换。
林秀算了一下,这个水培架花掉了他八千块,基本都是材料费的支出,特别是这些vc水管,普通货根本不符合水培的要求,因为营养液也是有腐蚀性的,必须要找专门类型的高级货。
其实网上也有成套的水培设备出售,还能专门定做,但价格都不低,而且质量如何根本没有保障。自己买材料找师傅来装是比较可行的办法,但林秀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很有自信,这头一回实践就做得有模有样,还省下了一笔钱。
第十四章 水培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