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品质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个效果应该是短期的,有点拔苗助长的意味,过了效用期限就很难维持下去,再进行改造也是徒劳无功,因为植株的本体生命潜能已经被掏空了,即便是有充足的灵力支持也是回天乏术,最多回光返照一阵子。
这是自然界很正常的规律,即便是灵力这种神奇的力量也无法越过这一法则,这一点林秀已经心中有数了。
其实他在很早之前就有过这样的担忧,结果也在他的预料之中。要改善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办法,而且他已经在尝试了,想要获得持续长久的效果,那就得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来。
那批新扦插出来的驱蚊草幼苗就是试验品,用微量的灵力去引导辅助生长,而不是蛮横地占据拔高,这样植株的本体就不会受到破坏,应该就能避免突然枯死这个情况。
虽然没有直接改造那般快捷,但有灵力辅助,幼苗的长势还是相当迅速的,这一批的幼苗长势也很好,至于结果如何,林秀还得观察下去,也要再进行试验去验证。
果不其然,最先改造出来的那批驱蚊草都有枯死的情况,其中有好些已经卖出去了,网店上已经有顾客在追加评价。林秀立即联系上他们,把之前跟杨立芳解释的那番话重复了一遍,并给他们寄去新的幼苗,才平息下了这场小风波。
好在数量不算多,损失不算太大。为了安全起见,他把网店上驱蚊草的商品介绍又改动了一下,添上了“试验产品”“稳定性有待观察”之类的免责措辞。
数据录入软件已经做出了个雏形来,一些主要的功能已经可以使用,林秀就把这段时间以来收集到的数据全部收录进去。特别是那些正在枯萎的驱蚊草,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去观察它们的属性值变化,事无巨细全部记录在软件中。这是非常好的实验数据,对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现在林秀最关心的还是实验楼里那棵见风藤,苦思冥想着要怎么把它据为己有,而又不能闹出什么事干来。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直接找生物工程学院的老师讨要,或者花些钱买过来也行,这是最稳妥的做法,但也是最没把握的途径,因为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
林秀已经把意图传达给蔡一铃,让她尝试看看这路子走不走得通,他现在只能耐心等待消息。一旦此路不通,他不得不另辟蹊径,总之见风藤他是一定要带回来的,它对自己太重要了。
这天晚上,一点风都没有,已经进入到六月时分,连续几日都是大晴天,城市就像个火炉一般,如果没有空调这一伟大的产品,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下去了。
老顾客张一泉今晚又来了,不用林秀招待,他自己一个人就逛得很开心。秀林园里的空间不大,东西也就这么多,他早已经看了个遍,但还是愿意一看再看。
“小林啊,如果你这店搬到江对面的商业街里开,估计营业额翻一番肯定没问题,丹桂街这里是老街区,人流量还是太少了,你这里的位置也不好。”张一泉驻足在梯形陈设架前,一边摆弄上面的多肉类小盆栽,一边向里边的林秀搭话道。
林秀坐在接待台的电脑前,正在编写完善他的数据录入软件,听到张一泉这话,随口回应道:“那边的门店租金哪是我这种小市民能负担得起的,大钱就让大人物去赚吧,我赚点小钱养活自己就很不错了。”
“瞧这话,看你也就刚大学毕业的年纪,怎么一点干劲都没有,可悲啊!现在的年轻人都没有我们当年那种精气神,怎么接班建设?怎么开创未来?”张一泉毫不客气地训话道,大道理更是一套一套的。
自从在这里买了那棵改造过的绿萝回去后,他的睡眠质量果然有改善,以前一晚得惊醒好几回,甚至一夜都合不上眼,现在已经改善了很多,能连续睡上好几个小时,甚至一觉睡到大天亮,比医生开的药还管用。
现在看他的脸色已经好了些,眼袋也不浮肿了,还有精气神到处瞎逛和指点年轻后辈,不过他还在穿着住院服,也不知道是得了什么病,这么久都还没能出院,林秀也向来不八卦这种东西。
那棵直接用灵力改造的绿萝出现了跟驱蚊草一样的状况,林秀已经跟张一泉要了回来,换了另外两棵他自己培育的试验幼苗,安神效果没降太多,张一泉也很满意。
林秀也算是挺了解这位中老年大叔的性情,开玩笑般的回话道:“你们当年的精气神可不得了,亩产十万斤我可弄不出来,还是踏踏实实赚小钱好,赚大钱可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第十二章 小叶紫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