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选抉择,新的军情[2/2页]

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刁民竟敢害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但在李乾看来,这更多是秦桧的一厢情愿。
      大乾朝廷对其他诸侯国或许还有些控制力和威慑力,但对于秦汉明的影响……几乎就等于无。
      明国与汉国或许会碍于道德情面,帮忙威慑金国,但却不见得能做到出兵的程度,甚至他们还有可能乐于见到金兵深入朝廷腹地。
      不说别的,如果真让金兵打到了京城附近,只要一个起兵勤王的口号,就能领着大批兵马,直接杀到京城来。
      而且汉、明两国在草原上也各有对手,也有源源不断的关防压力。
      所以,这次抵御金兵入侵不能指望他们,只能靠自己。
      只不过秦桧的话虽然没道理,却也李乾暂时缓解了当下的僵局。
      他轻轻点头道:“秦相所言也有道理。”
      “总兵吴三桂也是皇考选出来的可战之将,如今虽丢了定颙关,但也为朝廷留下了数万可战之兵。”
      说到这里,李乾顿了片刻,连他自己都不怎么信这种鬼话。
      高情商:留下了有生力量。
      低情商:一枪不开,快速逃窜。
      “若吴三桂能借嘉远关地形之利,将金兵拒在关外,也是一件好事。”
      大臣们闻言都轻轻点了点头,就连李渊三人也是如此。
      不过究竟心中怎么想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一个驻守定颙关时都挡不住金兵的人,难道还要指望他借着比定颙关规模更小的嘉远关挡住那些来犯之敌?
      “不过就算吴总兵拦住了金国人,定颙关也要再夺回来。”
      李乾声音一沉,继续道:“必须提前增派兵马。”
      大臣们再次理所应当的点了点头。
      “传旨左威卫,尽快拔营开往冀州,传旨陇西,令府兵开始备战。”
      “是,陛下。”
      几个有关的文武官员纷纷领旨。
      接下来,李乾的语气严厉了几分:“传旨吴三桂,让他尽快汇报清如今的战况!事无巨细,定要尽快传回朝廷!”
      “是,陛下。”
      秦桧再次领旨。
      李乾又看了一眼最前方的李渊三人,这才道:“既然如此,此次议事就先到此为止,诸位卿家先行回衙。”…
      “待详细军报送到京城,再商议应对之策。”
      这些人可能听出了李乾的言外之意,但这时候却也没什么表示,只是纷纷领旨。
      李乾的目光中,他们依次离开了文华殿。
      李乾也知道,不管自己选谁,另外两人恐怕都不会接受,只有让他们三人自己分出个上下高低来才行……
      得益于经筵,几乎所有朝廷官员都知道了这次重量级消息。
      他们或许不知道那份军报的内容,但肯定知道朝廷最近发生了大事,而且还是很大的战事。
      如今朝中虽有些人心惶惶,但后来大家又看到了那日参与议事的大佬们也没什么动作,就和往常一样,又渐渐恢复了平静。
      然而在这肉眼可见的平静之下,又是激烈汹涌的暗流。
      文渊阁,右相值房。
      今日的值房中只有秦桧与王次翁两人,无论是万俟卨还是秦禧,都不在此。
      “秦相,咱们要支持哪位大人?”
      王次翁有些忧心忡忡地问道:“这次他们三人似乎都下了狠心,无论支持谁,恐怕都要和另外两人起冲突……”
      “支持谁……”
      秦桧负手望着窗外,神情有些恍惚。
      不知为何,自从那天经筵过后,他总有种心神不宁的感觉,但仔细思索之后,却也想不出什么问题来。
      “说实话,本相谁也不想支持。”
      秦桧的声音有些低沉,并非与另外两人决裂的问题,而是他也从中窥见了危机。
      如果真的让其中一人壮大起来,导致三人间的平衡被打破……朝廷这还算安稳的局势恐怕就要出现大变故了。
      可现在不靠他们还能靠谁呢?
      “谁都不支持也好。”
      王次翁急忙跟着道:“只要秦相您不出手,想必他们三人就都不敢得罪咱们。”
      秦桧对此不置可否,反而问起了另外一件事:“大司马的病情如何了?”
      王次翁闻言脸上也出现了几分惋惜:“听说越来越严重,都快不能下床了。”
      秦桧眉头紧蹙,在他看来,李靖才是最好的人选。
      其实不只是他,朝中还有许多文官也是这么想的。
      李靖是武将出身,后来就任的兵部尚书,行军作战的本事不在话下。
      他这个兵部尚书在边军将领的升降调动中也极具话语权,而且他还负责为边军统筹物资……这样的身份,威望也足够了。
      最重要的是,他是文臣,而非武将,兵部只有调兵之权,而无练兵之权,文官们也不会忌惮他。
      这简直就是个完美的人选。
      但可惜的是,他突然生病了,而且病得非常严重。
      “查清楚大司马的病因了吗?”
      秦桧眉头紧锁,转过身望着王次翁:“他为何会……病得这么巧?”
      王次翁心领神会,当即道:“据太医说,大司马是突然染了寒症,湿寒入体,伤了肺经,才会一病不起。”
      不是装病,而是真病。
      但秦桧的眉头却皱的更深了:“近些日子阴雨天也不多,为何会湿寒入体?”
      “近些日子大司马府上是否有可疑之人出没?”
      王次翁神色一动:“秦相您是说……”
      秦桧的手下意识捻动着手中的书本:“有金国的奸细潜入京城,于此关键时刻谋害大司马。”
      王次翁顿了片刻,这才道:“此事下官也不清楚,大司马府上的护院仆从都是从前跟他征战沙场的亲兵,也不好打探消息……”
      “不好打探……”
      秦桧眼睛微微眯了起来:“那看来就是内贼了。”
      王次翁低着头默默不言,但心中已经浮现了三个人的身影……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值房外传来。
      “秦相,陛下相召,请您去紫微殿议事。”

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选抉择,新的军情[2/2页]